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书生形象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聊斋志异》书生形象研究《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以其如椽巨笔,不但生动描摹了一个时代的世间百态,而且塑造了形形色色、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书生”这一群体形象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本文拟从四个部分来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力图对“书生”这一概念作出比较清晰的界定,结合其与传统观念中“士”的关系,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以进士为目标,但又尚未迈入仕途,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其次,综述《聊斋》书生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清代文人吉光片羽的评点,到近代各部文学史小说史的粗略带过,直至今日纷繁多样的论文和专著,对其的研究呈现出逐渐升温的特点。第二部分,从《
2、聊斋》书生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入手,分析他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所体现出的悲剧色彩。读书生活的清苦与应试生活的坎坷,使得他们的科举道路充满了艰辛;仕途不达,无以谋生,使得他们承受着沉重的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低下的社会地位也使得他们饱尝着世情的冷暖。第三部分,从他们的精神世界来看,尽管现实艰难,命运多舛,但《聊斋》书生们身上传统的文人特色并没有因此消失,他们仍然是儒家传统伦理和道德的信奉者,“孝”、“悌”、“仁”、“义”、“礼”、“智”、“信”等品质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而相较之下,由于时代的限制,书生们在爱情中的光彩则较为微弱,呈现出一种“情”之缺失与遗憾。第四部分,分析《聊斋》中的书生形
3、象与其作者蒲松龄之间息息相关、绝难分割的联系,在《聊斋》书生的身上,处处映现出蒲松龄自身的“倒影”——无论是其人生前期的春风得意,还是后期的孤独愤懑,都在其笔下的书生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在精神层面上,蒲松龄将其自身所具有的性情和道德加以理想化,投射到其塑造的《聊斋》书生们身上,使这些形象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下层文人,蒲松龄饱尝了世间的艰辛与困苦,因此,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他凭借一股愤懑不平之气,为其笔下的书生们创造了一个个花好月圆的美满结局。但这种美满毕竟只不过是作者愁苦无聊之中的一种自我抚慰、自我抒解而已,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伤气氛,牢牢的笼罩在这种抚慰和抒解之上。可
4、以说,《聊斋》书生的悲剧,就是蒲松龄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所有文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