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

ID:608407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_第1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_第2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_第3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_第4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和存在若干问题  摘要:自提出通识教育概念之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都积极发展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几乎均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通识教育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师生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关键词: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存在问题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高校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这是通识教育第一次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自此,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都在积极发展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对于通

2、识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同,在通识教育的发展水平上也存在巨大差异。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各自的通识课程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1.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解81945年,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1]。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是对于人类知识总括性和综合性

3、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与世界观,并通过理性与感性的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著名学者罗素认为,科学具有固有价值和内在目的,而非功利性的学问(例如历史、文学、建筑、绘画等),虽然看不到直接的功利性效果,却是人类所必需的[2]。大学作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应该在尽可能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要求各学科的平衡,而不应该偏向人文或者自然科学中的任一科。目前,通识教育尚未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概念。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同,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

4、变化、社会的进步而进一步丰富。尽管如此,各个国家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的认识却是统一的。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育。这一理念,需要通过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实现,而非仅思想政治课或者是人文课程能够达到的[3]。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历程8在1949年之前,我国通识教育以“通才教育”的形式存在着。自清朝末年,通才教育就成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课程设置的指引。学生必须学习三年的基本课程,才能进入三年的专门学的学习。基本课程与专门学课程设置分

5、别与当时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主修课程相似。这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学习西方教育体系结构的同时,通才教育又带有封建色彩,非常重视纲常礼教及传统文化教育。到了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和制定了《大学令》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扩充文理,积极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于1919年废除北大文理分科,按照学科门类建系。这项改革使各学科中既有专业教育,又有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求文理相顾、通达共识之目的[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由通才教育转变为专才教育。

6、这个阶段我国强调单科性的独立学院,将原有的综合性大学调整为文理工科分家的局面。专业数量迅速增加,专业口径越来越窄,通识教育被完全忽视。“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是受到严重破坏,高校都被迫停止招生。到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重理轻文的现象仍旧十分严重,重技术轻软科学,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剧。8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大专业覆盖面,提高适应性,开始重新重视通识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结构。90年代,在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

7、人的发展,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结构性的调整与转型。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全国各高等学校开始推广开展素质文化教育,从此通识教育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各个高校都已开始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5]。3.通识教育现阶段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历史中,通识教育的地位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可以说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体系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各高校都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我

8、国的通识教育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3.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课程设置分为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两种模式。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非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与全校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包括大学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等课程,全校选修课包括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相关的与8专业课程相关性不大的课程。非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学生总学分的40%以上。然而,这部分课程学分中,公共必修课学分占非专业课程总学分的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