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4059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我国高校学生助学金评定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学生助学金评定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为缓解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压力提供了实质性保障。而“伪贫困生”暴露了目前我国助学金评定方法的缺陷,如贫困生经济信息的缺失和评定过程的公平缺失。助学金评定需要建立”准入-评定-发放-监管-反馈“的科学体系,本文基于准入机制与过程公平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助学金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关键词:助学金评定;准入机制;过程公平一、引文8高校助学金制度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助学金评选的对象、人数、受助
2、标准、评选条件,然而实际操作过程往往不符合国家政策对助学金管理的要求。助学金评定公平不仅包括助学金评定的政策公平,更重要的是准入公平和过程公平,政策公平基于高校助学金评定政策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同时要对受助学生心理倾向等多元因素进行合理考虑,准入公平基于对助学金评定中评审小组成员和参评学生的主体分析,而过程公平更多依赖于对助学金评定到使用这整个过程的行为监督与信息反馈。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才能促使助学金评定逐步实现公平。首先,从准入机制角度看,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主体基本来自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参评班级民主表决的学生代表,从主体来看,准入机制存在两大问题:第一,辅导
3、员、班主任是否了解班级贫困生情况;第二,学生代表是否能表决出真正的贫困生。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需要一级评议小组进行耐心细致的调查、访谈、取证从而确定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其中包含大量弹性和人性化的操作,因此造成在最初的贫困生资格认定阶段存在认定模糊。[1]其次,高校助学金评定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针对助学金发放后的使用状况要进行全时间的信息收集与民主监督,助学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助学金再次评定的事实标杆,对于挥霍助学金的“伪贫困生”,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例如记入该生诚信档案、取消年度评奖评优资格等。二、我国高校助学金评定存在的问题国家助学金制度规定了助学金评选的对象、人数、受助标
4、准、评选条件,然而实际操作过程往往不符合国家政策对助学金管理的要求,从贫困生资格认定到助学金评选,教科书式的准入机制死板缺乏公正,评审过程能基本实现程序性的公平,但难以实现科学性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缺乏合理的贫困生经济信息调查方式8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事实材料基本来自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表和贫困生评审小组的选票,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表的真实程度无人追究,因为辅导员、班主任对众多申请贫困生资格认定的书面材料并无核实依据。另外目前许多民政部门对高等学校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并不严格,这就导致许多“伪贫困生”依靠个人关系或者民政部门审核不严格,提交
5、了与真正贫困生相同的书面鉴定材料,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对于这些材料的真实程度无法判断,这造成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第一阶段的不公平。第二阶段,在进行评审小组投票的过程中,学生代表往往被个人情感影响,选票不能反映学生代表对同学日常经济情况的真实反馈,这造成了第二阶段的不公平。所以合理的贫困生信息调查方式至关重要,它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贫困生信息库,决定了高校助学金评定能否做到真正公平。(二)评议小组学生代表表决的不公平和过分民主8基于贫困生真实信息的缺乏,辅导员、班主任只能依靠相对公平的方式—投票选举来实现主观目标性的公平合理,而贫困生资格认定的评审小组当中,学生代表占绝对数量
6、,这就导致原本班主任、辅导员与普通同学的关系转向评审小组中学生代表与普通同学的关系,后者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矛盾综合体,评审学生代表对贫困生的认定可能来自客观信息,也可能来自主观判断,更坏的是来自个人情感,即针对贫困生认定产生的不恰当人际关系。贫困生信息倘若来源于主观判断或者被评审学生代表的个人情感左右,就会造成评审表决结果的不公平。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分公平,即对所有参加贫困生资格认定的同学一视同仁,并无理性区分,这会导致真实的贫困生和“伪贫困生”处于同等标准,这在准入机制层面可视为绝对的不公平。(三)公示结果的反馈方式及资格取消落实存在问题在贫困生资格认定公示和随后的助
7、学金评选结果公示中,有一种情况是,针对公示名单中不合理的同学,普通同学被从众心理趋势,并不能表达真实想法,表现为对公示结果意见的不作为;还有一种情况,由于助学金名额有限,同等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困生落选极易造成其较为偏激的心理诉求,比如小团体的形成或者不真实的匿名举报,针对公示名单,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对贫困生信息真实度的反对,而是对个人落选的情绪对抗。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实现公示结果的科学反馈,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公示结果反馈渠道和方式引导。另外,在对公示结果中某一同学形成统一的反对意见情况下,辅导员、班主任能否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其资格进行取消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