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367054
大小:2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05
《最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2012年1月14日下午,“新华国学公益大讲堂”由秦皇岛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张秀廷老师继续讲孔子,他讲的主题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对后世产生很大
2、的影响。“仁”的本义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说文解字》,对仁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儒家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是自然人,二人以上就成为社会人。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君子出现10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 “仁”的基本含义有三种: 一是仁德:如同仁堂,里仁为美,辅仁大学。 二是仁者:如仁人志士。 三是等同于人:如井有仁焉,但少见。 孔子仁德思想的要义是“爱人”。《论语·颜渊》篇里“樊迟问仁:子曰:
3、爱人。”这里的爱是爱惜、爱护之意,为广义之爱,即大爱。仁的原则——忠恕。《里仁》篇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成现在的话是: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
4、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仁”的具体运用,是仁的实践原则,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5、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春秋之时,天下是国家,国家是诸侯小国,家指诸侯大夫。今人杨树达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于丹心得》中解释: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源自《公冶长》
6、篇。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凌驾于我之上,我也不想凌驾于别人之上。”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得到的。”子贡的这番话,正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补充。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第13章说:忠恕之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说我所不情愿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也不强加给别人,中心意思,反对强加,既反对别人强加给自己,自己也绝不强加给别人,并且从自己做起,反对“强加”。如打扰、轻视、歧视、
7、欺辱、压制、侵略等。它的理念是倡导“自主”和“尊重他人的自主”。忠恕是推己及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亦然,如说话,加塞,打牌,都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缘、人品“仁”的人格特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
8、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如果真正立志于‘仁’,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仁”(忠恕)是做人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形成高尚的人格。知易行难,古今能做到这五者的,只有诸葛亮和周恩来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