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案.pdf

《孟子两章》教案.pdf

ID:59711760

大小:220.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13

《孟子两章》教案.pdf_第1页
《孟子两章》教案.pdf_第2页
《孟子两章》教案.pdf_第3页
《孟子两章》教案.pdf_第4页
《孟子两章》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九备课人张仁萍课题《孟子两章》(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目标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三能力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维目标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目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标情感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目标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

2、,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学生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导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入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

3、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学生交流资料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教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学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孟子还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过资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可根据历史进行一些故事讲料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其言论和行动的述,保持学生的兴趣。程交记载,保留《孟子》一书中。流《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

4、想观点和政治活设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计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可让学生简要笔记。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朗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读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课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学生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

5、动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有条件可以是听录音,也可是停顿、重音。教师范读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译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读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课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文/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把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文言文的字词自是重点和难握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点,故分开教学,化整为零。文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意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

6、文言知识。学生自学生字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一词多义;(4)词的用法:先学生讨论,再抽生回答,集(5)句子的翻译;体订正。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教师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学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学生做笔记

7、理解内化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过思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读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程课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文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设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计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8、而不是物。学生先讨论,再抽生回答,集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体订正。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教师明确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