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03250
大小:1.26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11
《如何判断和预防精神疾病复发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判断和预防精神疾病复发一、什么叫做精神疾病的复发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其精神病性症状全部消失、行为正常、自知力恢复、社会适应良好、社会功能逐渐恢复、病情达到痊愈水平。此种状态稳定6个月以上,在某些不利因素影响下或无明显原因,患者原来的精神病性症状重又出现,或表现有新的精神病症状、社会适应及社会功能减退,患者重新又处于精神病状态,视为精神病复发。此时,患者需要接受积极治疗和休息,甚至需要再住院。二、精神分裂症治愈后是否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现代方法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尤其是早期患者更是如此。治疗越早、疗效
2、越好,病程越长治疗越差,只是一般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功能与患者急性复发的次数呈负相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社会功能越低),提示疾病复发会引起患者社会功能的残损。三、复发有什么征兆忽然变得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生活懒散,孤僻少语;无原因睡觉不好,说话离谱,言语行动使人难以理解,发呆发愣;更多的情况是敏感多疑,认为大家都和自己过不去;复发的另一个表现是对过去发病情况予以否认,从而拒绝服药。复发的征兆还有许多种,一切在发病期明显出现过的症状,再度出现或明显化,都要考虑病情的复发,应及时处理,以防病情加重。四、常见复
3、发的因素精神疾病的复发原因正如其发病原因一样尚未探明,但国内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有下述几种可能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一)自动停药(二)社会适应困难(三)生活中的应激事件1、自行停药国内统计,在复发者中因为停药者占54%—77%,患者和家属难以坚持长期的维持治疗,导致自动停药。1.患者或/和家属对疾病的复发性认识不足,认为病情已痊愈而且生活、工作、学习没问题,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家属很满意,自信不会再犯病,没有必要继续服药而自动停药。2.患者和家属对长期用药有顾虑;患者服药后诉说困倦、脑力迟钝等不适
4、,影响工作和学习;担心长期用药会“上瘾”;担心药物伤脑、伤肝等,为此不敢长期用药而停药。此时,家属最好陪同患者前去专科医生处进行咨询,听取医生建议,共同提高对疾病复发的认识能力和理解服药的重要性,消除对用药顾虑。家属在预防疾病复发中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2、社会适应困难患者经历了发病、急性期治疗、巩固维持治疗的过程,待她(他)重新回到社会中去的时候,其心理和躯体承受能力均不如健康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作为外部世界又具有其复杂性、竞争性、矛盾性和千变万化的特点;加上社会各界对精神病人存有偏见,因此
5、当患者回归社会时,往往会发生社会适应困难而导致复发。常见的情况是:单位精简机构、优化组合,患者恢复工作不能如愿;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长期待业;或由于学校的学制管理不能复学而辍学;或上下左右人际关系发生问题。遇到上述情况患者难以适应,不能正确对待,引起内心的痛苦而病情复发。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家属应依靠社会力量寻求社会支持,尽可能给患者一些具体的帮助,如与单位积极联系、协商,为患者争取某些恢复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对此,精防人员亦应助一臂之力。有条件的话,可让患者恢复半日工作或辅助性工作,以逐渐适应全
6、日的或专业的工作。待业患者可先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然后再寻求比较合适的职业工作。如为学生,可先旁听、试读再复学,学习中不宜要求过高,应量力而行,必要时可留级跟下一年学习。以上做法均有利于患者适应社会。3、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对于一名青年精神疾病恢复期患者,在其今后的生活中,必将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完成学业、就业、恋爱、婚姻、生育等。还会经历某些突发的意外变故,如亲人的故去、夫妻的离异以及其他等。所有这些生活中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患者生活中的应激源,并将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在应付这些事件过程中,如得到家属的理解、
7、家庭的支持和所给予的重要的参谋作用,都可帮助患者闯过难关获得幸福。反之,如处理不当,则这些事件都可能成为疾病复发的因素。五、如何预防复发(一)坚持药物维持治疗(二)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三)帮助患者学会对付应激的办法(四)帮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五)鼓励患者生活规律1、坚持药物治疗这是当今行之有效的主要办法,也可预防好转患者的病情恶化。服药期间注意不宜怀孕,要做到坚持维持治疗须消除患者和/或家属对长期用药的顾虑,克服疾病好了不会再犯的盲目乐观的想法。当然,除了维持治疗外,尚需结合以下多种预防复发的办法。2、
8、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这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具体做法包括:1.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的先兆症状及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了解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认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以及坚持服药,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2.帮助患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有的患者认为病好了就万事大吉,存在侥幸心理。另外,有的患者持消极的悲观态度,认为得了精神病一辈子好不了,摘不掉精神病帽子,灰心丧气,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充分估计疾病给个人、家庭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