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141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探究 [提要]本文论述区域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对京津冀创新资源的分布状况、协同创新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京津冀协同创新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就如何保障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产业技术路线图;协同创新联盟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3年6月6日一、引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科技的创新,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实现区域协同创新不仅能够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承担着中国经济发展第
2、三极的核心动力作用,但其一体化进程一直落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探寻通过区域协调创新来实现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进而推进京津冀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二、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及发展经验8(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地方政府等主体进行信息、技术、资金和劳务等资源的交流,通过协作互动促进创新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可以说,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协同整合的结果。协同创
3、新这个复杂过程的顺利实现依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分工,不同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处于关键环节和主导位置,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需求者也是创新的主要受益方,企业为科研机构或高校提供研究项目和一定的研究经费以支持其创新活动;同时,企业与企业间也可以通过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汇聚地,是创新的来源,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原生的素材。高校、科研机构通过与重点行业和一些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企业的项目、资金支持下进行科技研发活动,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高校与其他高校间可以通过人才、知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知识、技术的跨区
4、域转移。8技术中介是创新链环节之间的关键纽带,通过提供信息、组织洽谈,或提供其他的辅助服务,为技术供需双方进行联系、介绍、组织工业化开发,促成协同创新中不同主体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并为其订立和履行技术合同而进行技术服务,技术中介在促进技术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扮演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提供资金扶持等方式从宏观角度对协同创新进行调控,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政府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创新行为的有序进行。(二)国内外协同创新经验。纵观全球,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
5、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比如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韩国在八十年代后期通过模仿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的模式,成立了共同研究开发组织从事记忆存储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和生产材料的研发,创造了一批在通讯、存储芯片、平面显示等技术领域拥有领先核心技术的企业。8近年来,我国和地区各部门为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进行了不少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合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科研院所过分重视生产,追求产值和效益;大学知识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能力不强,人才培养不能充分满足
6、要求。各类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力量分散、重复投入,不能形成集群优势与合力;相互间缺乏互动、难于合作。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对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分析(一)京津冀创新资源分布比较。总体来讲,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创新能力比较强,但是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却显得很不均衡,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是全国最重要的自主创新高地和技术辐射源头,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河北的创新能力相对而言则比较落后,特别是创新资源显得相对匮乏。如表1所示,河北、天津与北京相比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均比较匮乏、R&
7、D经费投入少、专利授予量少(201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低”等问题,特别是河北省各项资源相对最为落后,与北京相比差距过大,创新资源的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京津冀创新能力的差距。但另一方面,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协同整合的结果,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表1)8(二)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一直在不断增强,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京津不仅是河北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最大来源方,而且京津技术市场的活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