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

ID:6072232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2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_第1页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_第2页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_第3页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_第4页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探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保障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一个主要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大批具有协同创新高素质专门人才也是地方高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在保障体系方面从导师团队协作、跨学科协同、行业协同、国际合作协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协同创新;保障体系;研究生;地方高校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而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高校,是相对于教育部及其他一些部(委)所属高校而言的。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面向的是本地区

2、或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与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一样,近年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2]5号),2012年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共263所,其中地方高校16811所,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占全国所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的63.88%;全国普通高校共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59852人,其中地方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13125人,地方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总数的21.93%;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共486所,其中地方高校38

3、所,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占全国所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的78.81%;全国普通高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03364人,其中地方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260534人,地方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1.76%。可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已是全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因此,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地方高校不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探索,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在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已走上高速发展之路的形势下,如何推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保证其培

4、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尤其是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协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基于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讨。一、立足地方高校本质,定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切入点11地方高校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各地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大力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

5、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学位类型结构上,地方高校应适度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和现实切入点是调整严重不合理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学位类型结构,努力改变跟在部(委)属高校后面亦步亦趋、大量培养“仿制品”的现状。只有以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和学位类型结构为切入点,进而推进研究生培养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度改革,推进由高校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向产学研结合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各项改革,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真正办出特色和水平。二、突破资源限制,形成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11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

6、要特征的高层次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对于协同创新性的研究生培养更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创新思维。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协同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就是促进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它不仅与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而且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沿用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忽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需要,

7、不利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中,必须根据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予以改革,要突破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过于注重学术性的培养模式,形成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即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突破单一师徒传承模式、单一学科界限、高校内部封闭培养的局面,形成导师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开放式协同培养、国际协同培养,切实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保证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1.突破师徒传承单一培养,实现导师团队协同培养11在传统“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