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

ID:6051792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1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_第1页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_第2页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_第3页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_第4页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探究  摘要: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对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国内外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评述了学者们在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组成要素、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及推进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内在机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133(2013)01-0039-051

2、2在2012年8月最新公布的《中郡所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4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再次并列第一名。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地带,江苏四市构成的“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已连续多次获得全国百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名,而京津冀、珠三角及中原城市群等区域的县域占据了全国百强县域席位的半壁江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成熟的跨区域创新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驱动力

3、和催化剂,它通过合理配置区域创新资源、调节区域创新要素、发挥区域创新协同效应等方式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但是,从跨区域的角度来看,区域之间难免会存在恶性竞争、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由此导致科技资源布局分散,缺乏技术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公共平台等问题。因此,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对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评述了学者们在跨区域创新系

4、统协同发展的组成要素、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及发展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区域创新系统的界定与组成要素1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兴起了多区域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区域创新系统开始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学者Cooke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和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Cooke的这一定义首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进行了界定,Nels

5、on进一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客体及范畴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为引导创新产生的区域性的制度、法规、实践等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地理边界并不一定限于一个国家内部,也可能由地理接近的跨国区域形成。Wiig则对“区域”进行了明确定义,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区域”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Autio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根植于相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知识投入和利用与知识产生和扩散2个子系统组成。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客体及组成

6、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我国学者则结合中国区域发展现状,进一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做了阐述。顾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柳卸林则把区域创新系统看作一个地区内由各类创新主体形成的制度、机构网络,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

7、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12从国内外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界定中还可以看到,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学术界存在2种划分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结构要素说”,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第二种模式是“内容要素说”,包括产业体系、金融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政策体系等。因此,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也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结构协同,另一条是内容协同,但两者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2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区域创新系统按动力来源及其

8、形成方式不同可划分为自组织与被组织2种状态,被组织系统只能依靠外界的特定指令来推动组织的形成和向有序演化,不能通过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来达到有序状态。而自组织则能在没有外界条件的特定干预下自行组织和不断演化、自发地从无序结构走向有序结构,这一演化过程则揭示了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1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较早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区域,蒋阳等从创新主体需求的角度把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机理归结为政府打造地区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