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60956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7
《生活德育化与德育生活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德育化与德育生活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让生活德育化,让德育生活化,这两者在实施中,往往是生活的两翼,是截然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往往是同步振翅而飞。 生活德育化,就是让生活赋有“道德”营养的“育人”价值,犹如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让生活的空气中布满道德之“氧”。德育生活化,就是让德育的内容、方法回归生活,贴近实际,接地而行,犹如把“德目”或“道德菜单”化为“道德种子”播撒在田野里,让之在阳光雨露下自然生活与自由呼吸。生活德育化,侧重于生活的道德性、教育性,也就是生活的意义与教育的价值,让生活合目的。德
2、育生活化侧重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接地气、接“童气”,让教育合规律。生活德育化与德育生活化就是让生活德育合目的合规律。 让生活德育化,让德育生活化,这两者在实施中,往往是生活的两翼,是截然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往往是同步振翅而飞。它们振翅而飞时都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基于儿童、基于生活,即“基于儿童、通过儿童、为了儿童”和“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原则。因此,我们认为让生活德育化、让德育生活化,最好的初心、最美的境界必须是—儿童立场、生活现场。“基于儿童、基于生活”解决了德育的出发点、立足点,也就是说德育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儿童、通过生活”解决了德育的途径与
3、方法问题,“为了儿童、为了生活”就是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实施的方向性问题,也就是为了更美的儿童、更好的生活,这是解决了德育的目标问题。 如何做到生活德育化 生活德育化的过程,既是提炼生活意义的历程,也是改造生活环境的过程,从而让生活更有意义,生活环境更环保。反观我们的校园生活或多或少地还出现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改进不改变,德育生态、生活环保就是个问题。下面列举几种校园生活中几种不理想、非道德的生活现象。 常(只)见“分数”少(不)见“人”的“应试”生活“分”即名与命,学校唯分是从。口号里、材料中都是希望的、书写的素质教育,而实际的生活中、考核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应
4、试教育,尽管校长、教师们不愿单调的应试,但却身不由己的面对着被绑架着的扎扎实实的“分”和“名”。 常(只)见“笼子”少(不)见“孩子”的“制度”化生活有的学校每个环节都被制度化了,乖孩子认真执行了这些制度,就成了标准化的“工具人”。有些德育主任、班主任的“智慧”用在了为学校、为班级考核的得分点上,把每个得分点化作了一个个具体的制度、考核细则,如此繁琐的枷锁式制度,不就是一个充满针刺的笼子吗? 常(只)见“大人”少(不)见“小孩”的“成人”生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校园里的管理与主宰一般是校长、班主任与教师,他
5、们的管理文化是习惯性的成人化、传统性、习惯性、训导式,处理事务问题与矛盾往往先从道理出发、规则出发,而难有先从儿童出发、问题本身出发的。对问题学生处理交谈时,往往也是教师或领导坐着,学生站着,而且必须站得直直、头低着站着。即使有的学校思想解放,校园日常管理讓“小主人”去做,但这些孩子在自主性管理中往往也是呈现的“小大人”模式或影子。 常(只)见“书本”少(不)见“书外”的“巷子”生活现在学校的学生生活往往是沉睡在书本里、作业中,即书本就是儿童的世界,而非世界即书本。为了应试,只见书本;为了分数,还是书本。因此,只有书本,少有书外。书本成了孩子的世界,世界却难以成为孩子的
6、书本。这样,不是负担轻了,而是负担重了,重在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而学生真正的实践性体验性知识缺乏,开放性视野被局限。 常(只)见“评比”少(不)见“情理”的“竞争”生活竞赛式考核评比充斥着校园生活,以三六九等代替学校管理。适当适度的评比,符合儿童的竞争心理,也符合学校管理的规律。但凡每件事总要评出个三六九等,只追无极限,没有及格线,过度、过分的评比,会打破儿童的正常、安静的生活。除去体育竞赛式评比外,日常的常规管理红旗班、先进班集体的评比适宜搞有限式评比,让他们明确及格线或规范线,而不是全部都是按名次无上限式评比。 常(只)见“贴金”少(不)见“贴心”的“面子”生活此
7、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们的学校大门口或校门口最醒目的地方往往是荣誉奖牌一排排,真可谓金光闪耀、银光闪闪。一个个金色、银色牌匾整整齐齐,给师生看看,增加他们的荣誉感;给百姓看看,让他们对学校充满信心;给来宾看看,参观我们的校园是值得的。我曾参观过国外几个学校,这样的牌子少,他们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呈现的是学校列任校长、列届毕业生合影、校园走出去的杰出人才…… 常(只)见“其人”少(不)见“其魂”的“空壳”生活我们不少孩子是唯唯诺诺、规规矩矩的工具人,眼里缺少神韵。这样的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