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ID:58217554

大小:360.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4-27

上传者:简单2019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4页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g-24Na-23Al-27Fe-56Zn-65Cu-64K-39Cl-35.5Ca-40Ag-108Ba-137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2分)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2.(2分)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3.(2分)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玉米B.豆腐C.奶油D.黄瓜4.(2分)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5.(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HgB.氖气Ne2C.氧化铝Al2O3D.氯化铁FeCl26.(2分)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一种化合物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C.生铁是一种铁合金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7.(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58.(2分)下列说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食用适量含碘海产品,预防甲状腺肿大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防止其变质C.提倡青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防止缺钙D.焙制糕点时添加适量的小苏打,使糕点松软可口9.(2分)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10.(2分)南宁市人民政府规划,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76亿元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就要从源头上防止邕江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严格控制在邕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第33页(共33页)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邕江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11.(2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2.(2分)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3.(2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4.(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5.(2分)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第33页(共33页)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16.(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CuB.KNO3→NaNO3C.Mg→MgOD.H2SO4→HCl17.(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H4+、NO3﹣、OH﹣B.H+、Na+、HCO3﹣、Cl﹣C.Ba2+、Ag+、Cl﹣、CO32﹣D.K+、Mg2+、NO3﹣、SO42﹣18.(2分)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9.(2分)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方案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B鉴别CO和CO2分别通过灼热的CuOC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D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20.(2分)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5分)21.(4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第33页(共33页)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  和  .(2)农业上,可以用  溶液来选种.(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2.(4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再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2)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3)日常生活处理垃圾时,通常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根据此分类方法,纸张、金属和塑料瓶属于  .23.(5分)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填“较大”或“较小”).(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24.(6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第33页(共33页) 或“非金属”)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25.(6分)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及解释(1)测定碱溶液的pH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读出pH./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实际值(填“>”、“=”或“<”)(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性.(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26.(6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  ,乙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  (填粒子符号,下同)和  第33页(共33页) 结合成H2O.27.(7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B  ,E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28.(6分)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29.(10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第33页(共33页) 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  型气体发生装置.(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对此,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Ⅰ.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Ⅱ.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漂白作用.【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物质具有漂白作用?【提出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猜想2:氯水中的HCl具有漂白作用.猜想3: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猜想4:氯水中的Cl2具有漂白作用.【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石蕊纸花  猜想1不成立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中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猜想3  【反思交流】①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用再做实验对猜想4进行探究,理由是: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时,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现象已证明了Cl2不具有漂白作用.第33页(共33页) ②钱程同学认为,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  .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30.(6分)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603.362.5(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第33页(共33页)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2分)(2016•南宁)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2016•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解答.【解答】解:A、可燃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B、延展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C、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D、氧化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B.【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2016•南宁)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第33页(共33页) A.玉米B.豆腐C.奶油D.黄瓜【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A、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项正确;B、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故选项错误.C、奶油含有丰富的油脂等,故选项错误;D、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2分)(2016•南宁)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分析】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解答】解:A、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常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 5.(2分)(2016•南宁)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HgB.氖气Ne2C.氧化铝Al2O3D.氯化铁FeCl2【分析】第33页(共33页)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解答】解:A.银的化学式为Ag,故错误;B.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Ne,故错误;C.因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化学式为Al2O3,故正确;D.因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化学式为FeCl3,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原则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元素符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6.(2分)(2016•南宁)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一种化合物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C.生铁是一种铁合金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分析】根据合金的类别以及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钢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错误;B、黄铜是铜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正确;C、生铁是铁合金,正确;D、焊锡是锡合金,其熔点比纯锡的低,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合金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合金的类别以及特点进行. 7.(2分)(2016•南宁)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5【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B.第33页(共33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8.(2分)(2016•南宁)下列说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食用适量含碘海产品,预防甲状腺肿大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防止其变质C.提倡青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防止缺钙D.焙制糕点时添加适量的小苏打,使糕点松软可口【分析】A、根据碘元素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钙元素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以及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海产品中富含碘元素,食用适量含碘海产品,预防甲状腺肿大,故该做法利于人体健康.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故该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C、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奶制品中富含钙元素,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可预防缺钙,故该做法利于人体健康.D、小苏打是一种对人体没有危害的物质,在制造蛋糕的过程中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蛋糕变得蓬松,故该做法利于人体健康.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2分)(2016•南宁)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解答.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如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通过等;第33页(共33页) 【解答】解: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故正确;B、用玻璃棒引流,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故错误;C、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故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正确;故填:B.【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熟练掌握过滤操作极其注意事项. 10.(2分)(2016•南宁)南宁市人民政府规划,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76亿元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就要从源头上防止邕江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严格控制在邕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邕江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分析】根据水的污染源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的做法.【解答】解:A、严格控制在邕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能防止水体的污染;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邕江,容易造成水体污染;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水的污染源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即可分析判断. 11.(2分)(2016•南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块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第33页(共33页)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A实验操作正确.B、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要用镊子夹取,故B实验操作正确;C、把药品直接放到托盘上称量会使托盘受到腐蚀,因此使用天平称取药品时应在两端放等质量的纸或放到玻璃容器中,而不能直接放到托盘上进行称量,故C实验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实验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2.(2分)(2016•南宁)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判断,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从物质角度:可读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粒子角度:可读为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质量角度: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解答】解: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B、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错误;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正确;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正确;故选B.第33页(共33页)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2016•南宁)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故A说法正确;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B说法正确;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故C说法错误;D、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有关电解水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必不可少. 第33页(共33页) 14.(2分)(2016•南宁)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解: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故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故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在掌握能量来源和利用的基础的同时,可以借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15.(2分)(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第33页(共33页)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正确.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16.(2分)(2016•南宁)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CuB.KNO3→NaNO3C.Mg→MgOD.H2SO4→HCl【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B、由KNO3转化为NaNO3,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故选项正确.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D、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7.(2分)(2016•南宁)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H4+、NO3﹣、OH﹣B.H+、Na+、HCO3﹣、Cl﹣C.Ba2+、Ag+、Cl﹣、CO32﹣D.K+、Mg2+、NO3﹣、SO42﹣【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NH4+、Cu2+与OH﹣能结合成氨气和水、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第33页(共33页) C、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B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8.(2分)(2016•南宁)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分析】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正确;B、实验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碳在反应中与氧结合,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正确;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防止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操作进行. 19.(2分)(2016•南宁)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第33页(共33页) 方案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B鉴别CO和CO2分别通过灼热的CuOC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D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A.AB.BC.CD.D【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插入吸入的空气的木条正常燃烧,插入呼出气体的木条熄灭,可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取酒精的可以燃烧,蘸取水的不能燃烧,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第33页(共33页)  20.(2分)(2016•南宁)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结合锌、铁及银的活动性顺序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故A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故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故C正确;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结合方程式的意义分析.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5分)21.(4分)(2016•南宁)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 氮元素 和 磷元素 .(2)农业上,可以用 氯化钠 溶液来选种.(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 一氧化碳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分析】(1)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2)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第33页(共33页)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解答】解:(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磷元素.(2)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故选:(1)氮元素;磷元素;(2)氯化钠;(3)一氧化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22.(4分)(2016•南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天然气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再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酸雨 .(2)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可燃冰 .(3)日常生活处理垃圾时,通常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根据此分类方法,纸张、金属和塑料瓶属于 可回收垃圾 .【分析】(1)根据天然气与煤、石油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和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进行解答;(2)可燃冰是深海储藏的新能源(3)根据可回收垃圾包括玻璃、废纸、金属、以及塑料等进行解答.【解答】解:(1)天然气与煤、石油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深海储藏的新能源为可燃冰.(3)玻璃、废纸、金属、以及塑料等属于可回收垃圾.故答案为:(1)天然气,酸雨(2)可燃冰(3)可回收垃圾.【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3.(5分)(2016•南宁)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第33页(共33页)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5.8 g.(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较小 (填“较大”或“较小”).(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36.0~36.3 .【分析】根据表格结合溶解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不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据此解答.【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8g,故填:35.8.(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增大,较小.(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此时其溶解度是45.8g,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溶液.(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36.0~36.3,故填:36.0~36.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6分)(2016•南宁)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并回答下列问题.第33页(共33页)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S2﹣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从1到8依次递增 .【分析】(1)根据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数以及元素的分类来分析;(2)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来分析.【解答】解:(1)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三;金属;(2)16号元素是硫,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故填:得到;S2﹣;(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4)同一周期元素之间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故填:从1到8依次递增.第33页(共33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6分)(2016•南宁)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及解释(1)测定碱溶液的pH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 比较,读出pH./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 (填“>”、“=”或“<”)实际值(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红 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碱 性.(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分析】(1)根据pH的测定方法进行解答;(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据此解答;(3)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1)根据pH的测定方法可以知道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后,跟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然后读出pH值,如果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会使溶液的碱性变弱,则所测得的pH偏小;(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进而可以判断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3)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第33页(共33页)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及解释(1)测定碱溶液的pH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填“>”、“=”或“<”)实际值(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红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很多新知识,验证一些现象与结论.因此,学习化学时,不要错过每一个实验,更不要轻易放过实验中的每一个现象.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26.(6分)(2016•南宁)“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 Na+ ,乙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 H+ (填粒子符号,下同)和 OH﹣ 结合成H2O.【分析】第33页(共33页) (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据生成物的化学式分析即可;(3)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即可.【解答】解:(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2)由图可知,C代表Na2SO4,故甲是Na+,乙(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故答案为:(1)H2SO4+2NaOH=Na2SO4+2H2O(2)Na+,(3)H+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7.(7分)(2016•南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B CO ,E CO2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 接触氧气、水蒸气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分析】根据A﹣第33页(共33页) 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所以D是氧气,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一种红色固体,A和C可以相互转化,C会与氧气反应,所以C是铁,A是氧化铁,B会与氧气、氧化铁反应,所以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和氧气会相互转化,所以F是水,G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G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所以D是氧气,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一种红色固体,A和C可以相互转化,C会与氧气反应,所以C是铁,A是氧化铁,B会与氧气、氧化铁反应,所以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和氧气会相互转化,所以F是水,G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G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E是CO2;(2)通过推导可知,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接触氧气、水蒸气;(3)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4)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1)CO,CO2;(2)是接触氧气、水蒸气;(3)Ca(OH)2+Na2CO3=CaCO3↓+2NaOH;(4)CH4+2O2CO2+2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28.(6分)(2016•南宁)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试管 ,b 铁架台 .第33页(共33页)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3)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解答;(4)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解答】解:(1)a是试管,b是铁架台;故填:试管;铁架台;(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A中试管口处没有棉花,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试管内的空气;故填:气泡连续、均匀冒出;(4)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以防漏气;故填: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29.(10分)(2016•南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第33页(共33页) 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 浓盐酸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 固液加热 型气体发生装置.(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 除去氯气中的HCl ,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 浓硫酸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对此,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Ⅰ.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Ⅱ.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漂白作用.【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物质具有漂白作用?【提出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猜想2:氯水中的HCl具有漂白作用.猜想3: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猜想4:氯水中的Cl2具有漂白作用.【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石蕊纸花 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盐酸 中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 石蕊纸花放入次氯酸中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猜想3 成立 【反思交流】①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用再做实验对猜想4进行探究,理由是: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时,装置 D (填装置序号)的现象已证明了Cl2不具有漂白作用.②钱程同学认为,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 氯化钠、次氯酸钠 .第33页(共33页) 【分析】(1)根据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浓盐酸解答;(2)根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固液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解答;(3)根据发生装置中通过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中含氯化氢恒容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硫酸干燥氯气解答;(4)根据水显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进行分析解答;【反思交流】①根据D中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作用.②根据C1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解答.【解答】解:(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浓盐酸;(2)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固液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3)制备的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Cl2↑+2H2O,通过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氯气中的水,可以干燥氯气,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浓硫酸;(4)水显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探究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石蕊纸花不变色猜想1不成立②将石蕊纸花放入盐酸中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石蕊纸花放入次氯酸中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猜想3成立【反思交流】①根据D中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作用.②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C12第33页(共33页)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那、氯化钠和水,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次氯酸钠.答案:(1)浓盐酸;(2)固液加热;(3)除去氯气中的HCl;浓硫酸;(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石蕊纸花不变色猜想1不成立②将石蕊纸花放入盐酸中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石蕊纸花放入次氯酸中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猜想3成立【反思交流】①D;②氯化钠、次氯酸钠.【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气的性质,熟悉制备原理和氯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30.(6分)(2016•南宁)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603.362.5(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8 g.(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即可;第33页(共33页) (2)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根据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求出硫酸铜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60g+3.3g)﹣62.5g=0.8g;(1)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所含H2O2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0.8gx=1.7g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20g硫酸铜的质量=3.3g×15%=0.495g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3%答案:(1)0.8;(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关的量,从而使学生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才行. 第33页(共33页)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291342705;bsx;2775036770;sdlbsh;123321;2768832328;sdlypyhcl;山清水秀;ls0906;起点线;豆豆的哥;947423253(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7年4月8日第33页(共3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