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ID:58026737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前准备1、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2、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3、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的分析与评价。二、教学过程一、三民主义的形成:1、背景:①民族危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救国方案失败②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③个人因素: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民主革命思想。2、提出: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3、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行民族革命,用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即“创立民国”,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国民

3、共享。4、作用:三民主义思想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5、实践:①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封建帝制。②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制定B.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C.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③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

4、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和新力量,三民主义需要进一步发展。二、发展:新三民主义1、背景: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屡次失败。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爱国运动给了他新的启示和希望。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新三民主义的内容:①“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各民族平等;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①有基本相同

5、的革命目标,即反帝反封建②有本质区别:新三民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根源在于阶级立场不同。4、作用: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历史背景⑴民族:民族危机严重,列强瓜分狂潮⑵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⑶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⑷政治:改良方案失败,清沦为统治工具⑸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⑹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成立⑹自身:孙中山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⑴十月革命的鼓舞⑵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

6、败;⑶苏俄和中共的帮助;⑷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同盟会成立(时地、领导、纲领、刊物、性质、意义)国民党一大(时地、宣言、三大政策)内容民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反帝,各民族平等民权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平民共有,凡真正。民生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评价积极表达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理论指导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由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决定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7、范畴实践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⑵颁布《临时约法》(时间,性质,内容,作用)⑶维护民主共和斗争:13年二次革命,15年护国运动,17年护法运动⑷结果:失败⑴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⑵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联系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二、三民主义的内容:内容关系来源范畴民族主义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民生主义补充发展平均地权社会革命二、新旧三民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