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79419
大小:1.1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04
《桐城派散文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桐城派散文理论汉本062陈倩06015285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二、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桐城派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散文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戴名世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是桐城派理论的雏形。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成为后来的“桐城派”的体系的基础。概括而言,就是要求在内容上“文以载道”,在形式上讲
2、究结构条理、语言技巧等。刘大櫆补充了方苞的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是“匠人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是“匠人之能事”。而姚鼐首次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古文理论的整体原则提出来,是对桐城派文论的发展与贡献。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二、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方苞—“义法”说“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后来成为“桐城派”的体系的基础。方苞专治古文,首倡“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物,即要求文章有充实的、可以致用的理学内容;“法”指文章的艺术形式
3、,即文章的作法。“言有序”即要求文章剪裁得体,结构严谨,语言雅洁,趋于规范化。“义法”说既注意到了内容,也注意到了文章的表现方法。“义”是内容,“法”是形式,要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义法”说,仅限于经传义理,篇章法度、详略、虚实、措注、排纂等,但对于文采、形象、风格、境界等有关散文艺术美方面均未涉及。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二、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刘大櫆—“神气”说刘大櫆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是“匠人之能事”。“神”即精神,是作
4、者心胸气质在文章中的表现。“气”指洋溢于文章中的气势,“气”决定于“神”,“神”“气”统一,形成文章的艺术境界。并在方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声求气”说。他认为义理固然重要,但只有材料想将其写成好文章,必须重视方法和技巧。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则以“法”为主。刘大櫆关于神气与语言关系论述,具体切实,提供了一个散文创作、学习、欣赏的门径,有其独到之处。但把字句、音节、神气的关系归结为一个凝固不变的公式,不免拘泥和片面。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二、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姚鼐—“义理、考证、辞章”
5、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是刘大櫆的学生。他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姚鼐在散文理论上的贡献,除了提倡“义理、考据、辞章”外,还在散文创作方法方面提出了“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相统一的观点。“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神、理、气、味”属于思想内容范畴;“格、律、声、色”属于艺术表现范畴。姚鼐还提出
6、要以阳刚、阴柔来区别文章风格。认为阳刚、阴柔不可“一有一绝无”,应是主刚而含柔,主柔而含刚,阴阳相生,刚柔相济,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姚鼐肯定了散文风格的多样性和作家艺术风格的美学价值。至此,桐城派的文论,大体臻于完备。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二、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桐城散文派支流---「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
7、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