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

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

ID:57926729

大小:268.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_第1页
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_第2页
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46·光明中医2014年9月第29卷第9期CJGMCMSeptember2014.Vol29.9【医案医话】宋明锁儿科临床中下法的灵活应用赵怀舟王小芸冯文海宋明锁摘要:本文以举例的形式,对宋明锁老师在儿科临床中下法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得出下法以去积、下法以彻热、下法以和之等三个结论。对其下法代表方剂、用药心得和下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略作描述。关键词:下法;大黄;儿科;清脾泻热方;凉膈清气液;清肺化痰汤;清心泻脾散;宋明锁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9.080文章编

2、号:1003-8914(2014)-09—1946-03下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在临床领域使用广泛。下得这位患儿母亲略胖,持方临走时我还追至门口问其法大致分为: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和逐水5类。子是否早产云云。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病例,若控制不一般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满意可以发生“胆红素脑病”,也是临床大证。本案宋“其实者,散而泻之。”⋯“作为泻下之法的立论依老师用仲景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取得了令人满据;然而仔细推究,泻下之法能够成立的生理基础是意的疗效。诊毕此案,宋老师的简单总结让我第一次《

3、素问·五脏别论》所总结的“六府者传化物而不对“下法”在儿科中的应用有了直观的映像。宋老师藏”的医学命题,后世医家将此总结为“六腑以通强调新生儿黄疸要保持大便通畅,给湿热邪气以出路,为用”的名言警句。然而书本知识如果不结合临床,在这种情况下大黄一药无可替代,用开塞露、肥皂水等则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或者不知其何处用、如何用。笔导法,虽然可以使大便通畅、甚至稀溏,却不能彻底退者有幸随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黄,故大黄用量再少也得用,因为这是阳黄。师宋明锁出诊,亲眼目睹了一例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经2下法概念在本文中的约定过

4、,对“下法”在儿科的应用有了直观的感受。“下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它在中医领域有1“新生儿黄疸”治验的启示着明确的概念界定,指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某男婴,1月龄,2012年6月23日来诊。大便,逐邪外出的治法,又称“通便法”、“攻下法”或患儿巩膜、皮肤色黄,色泽鲜亮如橘子色,精神不“导泻法”等。下法在儿科临床中固然可以单独应用,振,触诊腹微满。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极高,B超但更多的情况下是与它法配合或结合使用的。泻下、未见胆囊,西医医院蓝光光疗,黄疸不褪。由于原因不通下可以是目的,但大多数情况只是一种手

5、段,它与其明,西医大夫建议患儿家属到北京诊治。患儿母亲抱他手段配合使用,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比如与祛湿了一线希望,找中医求诊。利胆之药同用,可以治疗黄疸一病;与解表之药同用,宋老师方用:茵陈8g,栀子6g,大黄5g,黄柏4g,则是表里双解之法;与清热之药同用,则是清下之法;枳壳4g,牡丹皮6g,陈皮5g,炒麦芽8g,通草8g,甘草与温里之药同用,则是温下之法⋯⋯。本文中讨论的3g。3剂,水煎,少量多次服用。“下法”不局限于通便之下法,更广及以兼用通泄的诸20l2年6月25日二诊药后日泻10余次,身黄略法配合。下法药味的应用

6、,在处疗过程中可以不居于减。前方加茯苓6g,炒谷芽8g,去大黄,用熟大黄3g。主导地位,但却是决对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用、5剂,水煎,少量多次服用。甚至是不及时使用必然影响临床实际疗效。以下病例2012年6月30日三诊身上黄已褪却,熟大黄减皆是宋明锁老师的临床实录,希望对于读者有所启示。至2g,续服5剂以善后。3下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举隅体会:笔者见此病案时,甫随宋老师出诊不久,诊3.1下法以去积室内患儿啼哭、家长焦躁、人声嘈杂时,虽无关己痛,却郭某某,男,10月龄。20l2年12月19日诊病。也如临战阵、手足无措、汗涔涔

7、下,所以仅抄录所留之便秘1月来诊。惠儿平素大便3~4日一行,近1方,未及记录患儿姓名并各项化验检查具体数值。记月以来,需用开塞露方能通便,1周1行,粪便呈球状,甚则肛裂。纳乳尚可,面色偏白少华,气池色青,精神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好,时见呃逆,夜寐不安。舌质红,苔白。△指导老师光明中医2014年9月第29卷第9期CJGMCMSeptember2014.Vol29.9·1947·处方:藿香2g,栀子4g,生石膏6g,黄连3g,牡丹10g,猫爪草15g,生地黄10g,北柴胡6g,羚羊角粉1.2皮5g,

8、陈皮5g,紫苏子5g,枳壳4g,焦山楂5g,焦槟榔(冲),甘草3g。2剂水煎服。4g,熟大黄4g,天竺黄4g,石菖蒲4g,白术8g,甘草3g。同时用清脾泻热、通腑降气的调脾4号灌肠液5剂,水煎服。每日熬药量约80~90ml,少量多次35ml,配以羚羊角注射液2ml/支灌肠。喂服。2012年9月24日复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