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39871
大小:37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12
《《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 (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语音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二、背诵课文(略)1、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2、。三、句读停顿(略)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四、字词解释(1)、重点词语解释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4、一箪食,箪:竹筐5、一豆羹豆:碗6、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7、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好处8、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10、贤者能
3、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2、二者不可得兼得兼:能够同时得到。1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4、妻妾之奉奉:侍奉。15、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17、有是心也心:本性(2)、通假字①“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避也)②“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③“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④“与”通
4、“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乡”通“向”,从前。(向为身死而不受)(3)、一词多义①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此之谓失其本心(主谓之间,不译)得之则生(代词,代它,指一箪食,一豆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它,指万钟)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代词,代他,指行道之人和乞人)行道之人弗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助词的)②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表并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5、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转折)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表修饰)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表承接)③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④为:故不为苟得也/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动词,做)向为身死而不受(助词,不译;一说肯,情愿)为宫室之美(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动词,接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介词,为了)(动词,接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介词,为了)(动词,接受)⑤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呼
6、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动词,给)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看来,由此看来)⑦则: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就)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那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如果)五、翻译全文(略)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关键词“甚、苟得”)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关键词“恶、患、甚、避”)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关键词“是心、贤者、丧”)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关键词“万钟
7、、则、辩、礼义、加”)5、此之谓失其本心。(关键词“本心”)六、内容理解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点拨: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点拨:“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点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点拨:“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
8、,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点拨: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