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ID:57208935

大小:4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8-06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9、古诗两首:《乞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以三维目标的整合为前提,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及语文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学”而“文化”,对诗歌从“意思”到“意味”而“意蕴”,在自

2、身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发现诗歌中“隐藏”的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1、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乞巧》。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乞巧)揭题释题2、“乞”字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特别传神,看到这笔你想到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题目会写了,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从哪里知道的?(利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交流1、自由反复读全诗,

3、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1,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抽读检查2,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检查3.会读了,能背吗?试试看。 3、挑战难度升级,谁敢来写写这首诗,四行二十八个字,能写正确吗?    三、品读感悟1、先看看第一位同学写的,写正确了吗?下面同桌看看,最容易写错的字。  2、“宵”和“霄”这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又十分相似,的确很容易弄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区分这两个字?  联系它们的意思想,“宵”的意思是夜晚,晚上我们都待在家里,所以和“家”字一样是个宝盖头;“霄”是指天空,空中有云有雨,所以取了它的雨字头  表义是我们汉字最大的特点,

4、所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写错别字。  3、两个“宵、霄”字写对了,意思也弄明白了。七月初七这天夜里仰望天空。怎样的天空被称作“碧霄”呢?它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  4、(课件出示图画)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谁来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在这样一个夜晚,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人们到底在搜寻什么?(读第二行)  1、先检查大家写得正确吗?统计大家最容易写错的字。“渡”容易写成“度”,之前,我们发现写字要想着意思写,渡河的“渡”有三点水,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

5、上的过去。  2、你知道这渡的是哪条河,过的又是哪座桥吗?天河,鹊桥,牵牛,织女他们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故事呢?你能简洁地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3、这便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夜晚,望着这样一片碧霄,人们在搜寻那勤劳勇敢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搜寻那闪烁奇异光彩的银河,还有那能带来幸福、团聚的鹊桥……读一、二行。(板书“天上“)   结合“资料袋”,理解三、四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那一夜的人间呢?(读三、四行)  看第二位同学写正确了吗?  1、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乞巧”,它与课题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

6、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⑴、乞巧的意思是:乞取智巧,变得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⑵、古人乞巧的方式:用五彩线穿九孔针,看碗底针影的样子。(读书,特别是读大篇大篇的资料时,要学会抓住主干,这样才会越读越清晰。  ⑶、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3、从这两行诗句中你能看出古人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吗?  ⑴、“家家”,你怎么理解这个“家家”的?  上至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下至平民百姓的农家小院,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连皇宫也不例外,据说每年七夕,唐玄宗就命人在宫中搭起百尺高的乞巧楼,让宫中妃嫔登楼乞巧。可见当年的盛况。  ⑵、“尽”“几万

7、条”也能看出古人对这个节日的喜欢。当时唐朝有不少诗人描绘过这七夕的盛况,其中崔颢就写道: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⑶、七夕那一夜,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外的山乡村野也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拓展延伸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节日?  1、学生讨论:人们企求的不仅仅是心灵手巧,更是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正是人世间每个平凡人对幸福生活的那份强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