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

ID:562947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_第1页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_第2页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_第3页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_第4页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应与本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运用“战争无非是政治关系通过另一种手段干预的继续”的基本观点,综合分析战争是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斗争上的反映,对加速奴隶制瓦解和促进封建制形成所起的作用。  2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春秋战国的几次重要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阶级为掠夺土地、人口、财产所进行的战争是不义战争,给广大人民带

2、灾难和痛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下,这些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客观上促进了国家走向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称雄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上的反映。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开拓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为战胜对方,均重视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教学

3、要点  一、春秋诸侯争霸  1周王室东迁和势力衰微  2春秋争霸  (1)齐桓公称霸  (2)晋楚争霸  (3)吴越争霸  二、战国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  2战国兼并战争  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时。  重点:齐桓公称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难点: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二、讲授本时,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应注意讲清“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代特点。由于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动摇,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

4、的因素。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有利于新势力的发展。各诸侯国为扩大统治范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进行了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这就是这个时期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  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目,教材主要讲两个问题。(一)王室衰微,诸侯大国间长期征战,实质是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过程。(二)春秋争霸内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齐是周初姜尚的封国,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春秋时已发展成东方大国。它负面海,有渔盐之利,农业生产也有较好基础。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教材中突出三点:①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②以“尊王攘夷”为

5、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救患扶危,北御夷狄,南制楚蛮,得到诸侯拥护,威望日增;③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确立中原的霸主地位。  2晋楚争霸:教材讲述晋、楚庄先后称霸中原的两个历史事。春秋初年,晋、楚势力逐渐强大。晋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楚占两湖、江西,北达河南。晋楚争夺弱小诸国,双方争霸中原。公元前7世纪后期,楚成王时,楚出兵攻宋,与晋公图霸中原发生冲突,导致晋楚城濮大战。晋联合秦、齐、宋等国与楚大战于城濮(今东鄄城临濮集),楚军大败。当年,晋公与诸侯会盟,成为中原霸主。晋公死后,霸业中衰。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公元前6世纪初,晋楚

6、又一次大战于(今河南郑州),晋军大败,楚庄王遂成为诸侯的霸主。小字,介绍楚庄王“问鼎”故事,可参照引指导阅读。  3吴越争霸。春秋末年,崛起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继起争霸,已是大国争霸的尾声。吴国是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国家。前6世纪末到前世纪初,吴王阖闾与浙江北部钱塘江流域欲北上争霸的越国发生冲突,结下深怨。吴王阖闾大举伐越,受重伤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立志报仇,三年后大败越王勾践。越降,吴王阖闾图谋霸业,至夫差终成霸主。越王勾践卑身事吴,发愤图强,立志复仇。在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准备后,越终于灭吴。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一时号称霸主。  四、“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一目,教

7、材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春秋后期到“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二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教材概述“格局”的形成,可讲述三点:①韩、赵、魏三家分晋。②田氏代齐。春秋末年,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③“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经过春秋长期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及介于四国之间的韩、赵、魏等7个诸侯国最为强大,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