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

ID:5611524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一、研究课题现状分析:340-152182自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现新接了一班三年级的教学任务,我发现二年级和三年级明显的区别在于:二年级的计算能力强,一般计算不会错,而在三年级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是老师和家长一致公认的聪明孩子,对于书本上或课外书上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能够顺利解出,但平时数学作业的正确率一直不高,数学测验考试的成绩也很少有满分的记录,导致这些学生作业正确率和测验考试成绩与其实际水平不相吻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如:“”“3×6=12”之类

2、的“低级错误”。我帮他们归类一下,三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粗心的现象有:1、抄错题目。把232写成223或322;把0写成6;把4位数写成3位数;把运算符号写错。2、计算出错。运算不熟练,8+6算成15。符号看错。把乘当作加来算,例如:2×4=6,2+4=8等。3、竖式上的答案写到横式上时写错等。对此,老师和家长一再提醒他们做题时要细心。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低级错误”还是屡见不鲜。二、提出研究课题的原因及目的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

3、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针对二、三年级出现的计算正确率的差别,通过分析,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三年级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减少,从而忽视了基本的口算训练。2、缺少合理、灵活的解题技能的指导、训练。3、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分析综合能力差,计算正确率低,总体速度慢且计算速度落差很大。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的

4、计算能力,我们提出了以计算着眼,口算着手,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寻求低中年级口算的衔接,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减少小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三、理论依据:“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

5、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四、探索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毕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计算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由此可见,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何其重要。一、对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分析和思考当发现学生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后,我把学生的错题记录后,我仔细询问原因,有的学生说太急了,没看清题,有的说没认真检查,有的说太粗心。学生对错题的认识仅限于此,然而,我却觉得粗心之中大有文章存在,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分

6、析和思考。(一)、 感知比较粗略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表面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所以在抄数字、写符号时,没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0”写成“6”,将“23”写成“3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2、受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当两种知识比较相似,

7、容易发生混淆而出现的计算错误,这在心理上称为“痕迹性”错误即受相近知识的干扰而发生的错误。老师在教学时,对于某些计算固定方式,往往会采取强化作用,一遍两遍让学生不断重复地做,直到掌握这方面技能时才停止,这种强化作用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了负迁移作用。如:学习巧算59+23=?,教师在教学“巧算”时,强调先把哪个数看成整十数,再用“你大几,我就相应地少几”的方法来教学,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导向,学生受这种结构的强化,容易被迁移到加法的估算中,如把估算“59+23=?”也做成了巧算。估算的思维过程受到这一信息的插入,行为就产生定势,因而把估算也做成了巧算。3、被假

8、想所迷惑。有些运算尤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