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67800
大小:2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18
《科学能力训练第一单元问题详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下第一单元答案第2页1.连线题根据气球的现象,推想气球可能的带电情况,并连线(1)(2)2.填空(1)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2)要想电荷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第4页:1.填空题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就会发生短路。2.综合探究用电器小调查调查人:日期:用电器名称电池220V交流电用电器名称电池220V交流电电脑√我的节电建议:第6页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连接2个灯泡和2节电池,能让所有的小灯泡都亮起来。(答案有多种)第8页1、下图电路连接中A
2、灯亮,B灯不亮,请推测可能故障的地方和原因。1.可能是B灯灯泡坏了,电流没通过灯丝。2.可能是B灯灯座坏了,没有电流流过。3.可能是B灯底座两个接线柱连接电池的线,其中一根或两根都坏了,电流没通过底座和灯泡。4.可能是连接B灯座的导线坏了。5.……2.查一查,说说还有什么工具和方法可以检测电路故障。试电笔:试电笔也叫测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第11页1.填空(1)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上述五种物品中,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A)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2)下列生活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B)A.塑料
3、筷子B.金属勺C.玻璃杯D.陶瓷碗2.综合探究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调查人:日期:用电器名称绝缘材料部件作用用电器名称绝缘材料部件作用电脑塑料外壳防止触电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的使用建议:第13页1、选择(1)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C),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A、接触式B、按压式C、非接触式D、感应式(2)有的开关放在(B),如电冰箱灯的开关。A、明处B、暗处2、综合探究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日期:用电器名称开关类型用电器名称开关类型电脑接触式开关第16页一、选择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二、选择1、家中的电灯、插座、
4、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之间的连接方法(C)A.都是串联的;B.有并联,也有串联的;C.都是并联的。2、有三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A.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正常发光。B.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灭。C.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灭。3、要想使小灯泡亮一些,但又不能损坏小灯泡,(C)方法比较好。ABCD单元测试一、填空1、静电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2、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3、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
5、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二、判断1、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ⅹ)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和负电。(ⅹ)4、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5、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可以流动。(ⅹ)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7、当人体通过少量电流时,会产生麻刺的感觉;若电流
6、加强,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有时会有生命危险;若电流再加强,就会引起心脏麻痹,并停止跳动,甚至死亡。(√)三、选择1、同种电荷相互(A),异种电荷相互(C)。A、排斥B、接近C、吸引D、排挤2、(B)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A、导体B、电荷C、静电D、绝缘体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C);另一端是锌壳,称为(D)。A、正电荷B、负电荷C、正极D、负极4、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C)。A、电路B、模拟电路C、简单电路D、一般电路5、以下物体中,是导体的有(BDE),是绝缘体的有(ACF)。A、橡皮B、小刀C、纸板D
7、、回形针E、钥匙F、塑料尺四、连线下列物品连接到电路中,合上开关后,哪些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不能?连一连五、实验这是A同学接线盒的检测结果,请您根据他的实验记录推测线盒里的电线连接情况。哪组接线1-21-31-42-32-43-4通路√√√断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