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校华马年之教育感悟系列.doc

朱校华马年之教育感悟系列.doc

ID:55923610

大小:62.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5

朱校华马年之教育感悟系列.doc_第1页
朱校华马年之教育感悟系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朱校华马年之教育感悟系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感悟》之万变不离其宗(上饶市秦峰中学朱校华11月12日原创)※九年级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意外得到以下两个命题:如图1中,两个全等正三角形的其中一边AC完全重合,点M是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重合),若∠AMN=60°,则AM=MN.如图2示,两个全等的正方形的其中一边CD完全重合,点M是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重合),连接CE,MN交CE于N,若∠AMN=90°,则AM=MN.(1)请你从两个命题中任意选择一个给予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如图3示,两个全等正边形(整数),其中一边CD完全重合,点M是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重合),当∠AMN等于多少度时,结

2、论AM=MN(不要求证明)成立.④如图4示,两个全等正六边形的其中一边CD完全重合,点M是边BC的中点,当∠AMN=120°时,点N是PC的中点吗?请说明理由!EDADANBNFC(图1)M(图2)MCBEFEPPDDAAQQNNMCBBHGGMC(图3)(图4)剖析:做这道题之第小题,以前做过的是:【中考题1】如图1示,在等边△ABC外以边AC为新边在同一平面内作出等边△ACD,点、N分别在边BC、CD上(不与端点重合),若∠MAN=60°,则△AMN是否是正三角形?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回答:是.证明思路很明显:只要证明△AMC≌△AND(或△ABM≌△ACN)得到AM=A

3、N即可,三角形全等可以使用ASA判别法,利用等式性质及已知条件可以创造∠MAC=∠NAD(或∠BAM=∠CAN)这个条件.现在回到原题,发现题给条件改变为∠AMN=60°,再去证△AMC≌△AND(或△ABM≌△ACN)已经做不到了.常规思维是想到添加辅助线,怎样添加呢?2朱校华“活心教学法”省级课题研究·马年教育教学原创笔记系列证明两线段相等,借助“几何直觉思维”,仍然逃不掉三角形全等(想法一).欲证线段AM=MN,△ABM与△MCN全等绝对不可能,因为△ABM是锐角三角形,看起来较“肥”些,△MCN是钝角三角形(∠MCN=120°),较“瘦”些.有没有办法让“肥”三角形“减减肥”(或者让“

4、瘦”三角形“变胖些”)呢?辅助线作用之一“桥梁作用”告诉我们可将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想法二).上页原题※图1已知讲点M是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重合),表示BM<BC,而BC=BA,这样想到在BA上截取BP=BM,连接PM(或者受八年级教科书上例题作辅助线的影响,可以过点M作NP∥AC交BA于点P).接下来去证明△AMP≌△MNC(ASA),问题得解.【若延长BC至Q,使CQ=BM,连接QN,类似地想方设法证明△AMB≌△MQN(ASA),也就是将“瘦”变“肥”之做法】.类比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做题时将知识进行有规律性地予以正迁移(想法三)换成图2之后,受图2思维影响,立马想到“在BA上截取BP

5、=BM,连接PM”证明△AMP≌△MNC(ASA),问题照样得到解决.这样也就解决了原题.根据两题图的规律:∠AMN的度数均等于原题正三角形或正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因此题图也有同样的结论∠AMN的度数应等于正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即∠AMN=,这样也就解决了第小题.至于第④小题的解决,可以模仿或的做法取AB得中点为O,连接OM、AC.先通过证明△AMO≌△MNC,得出OM=NC,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知:,另外借助正多边形性质△ABC≌△DCP可得AC=PC,从而问题得解!做题之后常常回头细想慢慢领悟可以获得不少变式题后一通百通(想法四)做完上面④之后,发现每幅题图中:只要点M是BC的中点,那么

6、点N就一定是另一条边的中点.因此,特编辑如下两道比较漂亮的变式题:变式一:立足现实,实时求真;扎实四基,基础夯实;专心致志,志高存远;注重细节,节约时间.朱校华语如图,菱形ABCD中,∠B=60°,点M、N分别在BC、CD上(不与各边端点B、C、D重合).(1)当点M、N分别是BC、CD的中点,试猜想△AMN是什么特殊形状的三角形?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之.(2)当∠AMN=60°,(1)中结论是否仍成立?试说明理由.变式二: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DEF全等,CE、DF相交于点N,将一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置于边BC的中点M上,若一条直角边通过点A,则另一条直角边必过点N.请尝试

7、写出详细的推理过程!2朱校华“活心教学法”省级课题研究·马年教育教学原创笔记系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