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55697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课堂的有效提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的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来说,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联系的主要方式。重视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寻求提问的时机、启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心智、口头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提问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要把握时机提问内
2、容要有目的性 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课堂提问必须以儿童兴趣为着眼点,通过正确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设问,最后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概括能力。 2、提问要注意角度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问出学生的激情。 “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学生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产生探索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提出问题,能够使学生
4、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来。 3、提问要注重思维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问”出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首先,采用渐进式提问。其次,采用发散式提问。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与否,与发散思维的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发散型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问出学生的创造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促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高度凝
5、集。让他们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尝试性和创造性学习,进而达到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5、要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同时还要注意“预设问题”会诱发“生成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生成
6、问题”会因学习主体的特点、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应该灵活调整、整合乃至放弃预设的问题, 机智生成新的问题方案,伺机而动,随机应变。由此可见,课堂“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正确理解“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实现课堂“生成问题”对加深知识理解的积极作用,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