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28623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9
《《观测天气》活动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测天气》活动设计与反思高国富活动主题:学生在看电视时经常看到电视台播出的天气预报,对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既佩服又感到神秘,特别当遇到重要活动需要外出时,就更是特别关注电视台播出的天气预报。这段时间科学课正好学习《明天的天气怎样》这个单元,一天,我在四(1)班上科学课,上完课准备离开的时候,几个同学围住了我,同学们说:“我们学习了这么多观测天气的方法,我们也想自己观测天气”。同学们的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学生多么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针对学生的愿望和科学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我提出了“观测天气”
2、这一主题的科技活动,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测天气变化的有关知识亲自观测天气,体验观测天气变化的快乐,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活动目标:1、结合鄂教版四年级科学课第三单元《明天的天气怎样》开展科技活动,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测天气变化有关知识,进行气温、风向、风力、云、降雨量的观测体验。2、通过活动,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仪器,并运用简易仪器观测天气,收集、记录数据,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活动方案:本次科技活动准备以五个小组模块分三
3、个活动单元进行,第一活动单元:活动地点教室,各小组设计观测方案、研究观测方法、制作简易仪器,约需1课时。第二活动单元:活动地点东门运动场,各小组实地观测天气,收集、记录天气变化数据。第三活动单元:活动地点东门运动场,集中整理并获得天气变化数据信息,总结活动成果,二三活动单元约需3课时。活动时间:周六上午。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气温观测组、风向观测组、风力观测组、云观测组、降雨量观测组,由小组长吩咐准备好所需材料。活动过程:一、设计观测方案、研究观测方法、制作简易仪器。(地点:教室)1、激情谈话:(启发
4、与引导)组织学生——明确目的——强调要求2、分组活动:(1)气温观测组:由朱佳同学负责,讨论、设计气温观测方案,演练运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2)风向观测组:由夏艺熙同学负责,讨论、设计风向观测方案,准备纸条、布条等。几个同学还忙着制作简易风向标,叽叽喳喳,忙得不亦乐乎。(3)风力观测组:由汪斯雨同学负责,讨论、设计风力观测方案,重温《风级歌》,制作纸风车和简易风力计,好不热闹。(4)云观测组:由王博寒同学负责,讨论、设计云观测方案,温习云状、云量的观测方法,搜集看云识天气谚语,可积极啦﹗(5)降雨量观测组
5、:由李博强负责,讨论、设计降雨量观测方案,温习雨的大小划分方法和标准,制作简易雨量器,可认真啦﹗[点评:第一活动单元是观测天气的准备,也是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再认识,通过小组活动,既运用知识设计了方案,制作了简易观测仪器,又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快乐,锻炼了动脑、动手的能力。尽管制作的风向标、风力计、雨量器比较简单,同学们还是十分认真,力求使用时观测到的天气变化数据准确,值得骄傲的是同学们有对待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二、实地观测天气,收集、记录天气变化数据。(地点:东门运动场)1、激情谈话:(启发与引导)组织学生———
6、—明确目的————强调安全2、分组活动:(1)气温观测组活动:由朱佳同学负责,用温度计分别测出了运动场上、阳光下、树荫下、草坪上的气温。结果发现不同的地方气温有差异,朱佳急了,赶来问我怎么办?我说:“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测气温,才能代表这里的气温,老师不是讲了吗?你们就按学到的知识自己解决吧!”后来采纳了彭硕同学的意见,选择了一个具有“通风、没有阳光直射、离地1.5米”条件的地方,结果在运动场南侧的一棵小树旁测出了气温,作为这里的标准气温。[事后我才知道,同学们为这事还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运用知识解决了问
7、题,分享了他人的智慧,体验了与人合作的乐趣。](2)风向观测组活动:由夏艺熙同学负责,同学们用纸条、布条、自制简易风向标观测运动场上的风向,李欣还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火机,观察火苗飘动的方向。几个同学跑过来告诉我:他发现运动场边上的狗尾草向东摇动,实验中学的红旗也向东飘动,是西风。[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观测了风向,甚至有些方法课堂里没有讲到,学生都用到了,看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是很强的。](3)风力观测组活动:由汪斯雨同学负责,同学们用纸风车、自制简易风力计测风力,发现纸风车转得不是很快,风力计的小球摆动的角
8、度比较小,说明风不大,拿不准是几级风。汪斯雨指着运动场旁边的树上说:“你们看,树枝在晃动,应该是三级风微风,‘三级微风树枝晃’”。[同学们认识到了风级歌对观测风力大小是很有帮助的。](4)云观测组活动:由王博寒同学负责,同学们可热闹啦,有说积状云的,有说波状云的,争论不休。还是王博寒有办法,拿出课本仔细对照积状云和波状云的特点,终于统一了意见,是波状云。至于云量的观测,大家一致意见是云量小于1。[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