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08·CHINESENURSINGRESEARCHSeptember,2014Vol.28No.9C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1)Observationoncurative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migationtherapyforpatientswithdiabeticlowerextremityvasculardisease徐书玉,程友桂,冯艳,王永标XuShuyu,ChengYougui,FengYan,etal(Yanche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
2、cineofJiangsuProvince,Jiangsu224001China)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药熏蒸;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8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4.27.041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9C34080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1.5KVA)进行中药熏蒸。方药组成:当归、红花、川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芎、鸡血藤、肉苁蓉、透骨草等。一般根据病人的病情在我国根据踝肱比值(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及耐热程度,设定温度为38℃~43
3、℃,每日1次,每[1]病病人中,下肢血管病变率达19.47%~23.80%。次20min~30min。两组均为15d为1个疗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年龄越小,病变进展越快。糖尿1.2.2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间歇性跛行距离较前增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加2倍以上,下肢疼痛、麻木、发凉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息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有效:间歇性跛行距离较前增加1倍以上,下肢疼痛、[2]法,我科于2012年5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糖麻木、发凉感部分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总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有效率=有效率+显
4、效率。1资料与方法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处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理,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60例。随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结果(见表1)12例;年龄32岁~72岁;糖尿病病程1.0年~13.0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2岁~74岁;糖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尿病病程0.5年~15.0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301613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5)。诊断标准根据2010对照组30719426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符合WHO制订的糖尿注:P<0.05。病诊断标准,且经高分辨率彩色超声确诊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3讨论(根据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①有糖尿病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于“脉痹”“痹病史,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在糖尿病的发展及治证”范畴。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筋脉失养。阴虚生内疗过程中出现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和(或)下肢慢性缺热,热熬津液,血黏成瘀;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瘀,不血、营养障碍、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如肢体酸软通则痛;气虚阴寒内生,不能温
6、养四肢而见下肢疼痛、无力,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发凉、怕冷等;③多麻木、发凉等症状。方中当归、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动络;鸡血藤温通血脉、散寒止痛;肉苁蓉温血补气,增强脉及足背动脉)内径宽度减少,内中膜增厚,血流速度免疫;透骨草外洗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活血止痛的下降,每搏血流量减少,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管腔狭作用。现代药理也已证实,红花、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窄或闭塞性等改变。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鸡血藤能显著抗凝、溶栓;肉苁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中药熏蒸作为1.2方法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其特点为:①通过药物的
7、热辐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降纤、抗栓、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等治疗,辅以调脂、降糖、降压。观察组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药方,使用中药汽疗仪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无锡化亨实业公司制造,产品标准号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可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Q1320222GUEC011999,频率50Hz,输入功率1)为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YK2013035。护理研究2014年9月第28卷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