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苯那普利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苯那普利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苯那普利;罗格列酮;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与原发生性高血压(ET)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高血压应考虑药物对IR的影响(Do2知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IR。目前关于苯那晋利与罗格列酮联用治疗ET并IR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苯那普利+罗格列酮治疗老年ET伴IR患者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
2、版)原发ET诊断标准(2)o②均经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证实存在IR〔3)。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糖尿病、胰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入选时L1使用苯那普利或罗格列酮及类似药物。⑤心力衰竭。入选患者82例,男50例,女32例,年龄(67+6)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8±5)岁,高血压病程(12±2)年,收缩压(165±15)mmHg,舒张压(99±2)mmHg。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67±6)岁,高血压病程(11土3)年,收缩压(164±14)
3、mmHg,舒张压(98±3)mmHg。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等均具可比性。1.2给药方法对照组:单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厂),10mg/d,早餐后服用,观察组:苯那普利(同对照组)+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葛兰素史克公司),4mg/do用药3个月后比较疗效。1.3观察指标和降压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5(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降压疗效判定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4、(2005年修订版)制定的标准,分为显效(收缩压V120mmHg、舒张压V80mmHg),有效(收缩压V140mmHg、舒张压V90mmHg),无效(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2)。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否出现不良反应。1.4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景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全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血压(165±15)/(99
5、±2)mmHg,治疗后(127±9)/(81±9)mmHg,治疗前与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PV0.01)。对照组治疗前血压(164±14)/(98±3)mmHg,治疗后血压(135±11)/(82±9)mmHg,治疗前与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PV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显著(PV0.01)。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5%(39/4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5%(35/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治疗前后血
6、糖、胰岛素水平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比较(略)与治疗前比较:1)PV0.05,2)PV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V0.05,4)P<0.012.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各有2例出现咳嗽,但均能耐受并完成疗程。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3讨论近年来研究表明,除糖尿病患者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普遍存在IR,当老年ET患者合并IR及其继发的各种代谢异常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时要求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既要降低血压,又能改善代谢异常,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事件。IR是指外周靶组织
7、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因血.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3)。IR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机制有:①IR能使受体的α亚型受体数目上调,并使Angll功能亢进,加MAngll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并且还能激活黄嗦吟氧化酶,增加内皮细胞氧自山基的产生,最终引起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损害;②使肾脏ATI受体表达上调,激活肾脏RAS系统,从而增强Na+K+ATP酶的活性,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③IR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强血管对加压素的反应性,从而引起高血压;④增
8、加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治疗除了降压之外,还要对IR进行有效干预,阻断其致高血压的发病环节。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核受体——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结合,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