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ID:5513939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关爱学困生的问题,对学困生的教育,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关爱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一小部分“学困生”。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甚至于行为习惯也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长期在集体中受到冷淡与歧视,缺乏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不仅影响个人进步,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科任教师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分析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1生理因素。中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

2、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中有的调皮、贪玩,自制、自控能力差,上课坐不住;有的身体瘦弱、缺课较多,学习跟不上;有的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智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  1.2性格因素。一般来讲,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  1.3家长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ρ�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对

3、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会使学生养成消极的心理;如果家庭不健康或气氛不和谐,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心理也会发生偏差。  1.4学校因素。现行的教育,班容量大,多数教师重分数,重升学率,所以一般来说,教师对学困生指责多,鼓励少,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困生极易产生自卑对抗心理。  1.5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考上名牌大学这副枷锁也戴在每位学生的身上,由于中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如不加以引导,心理容易失衡。  2.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关爱学困生呢?  2.1信任,让他吃一颗“定心丸”。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

4、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对于学困生,我总是放下架子,同他们谈话时,以平和的心态,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在语气、动作表情上,都充满对他们的鼓励和信任,宽容和接纳,对他们的错误给予足够的改正机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严厉中充满关爱,领悟教师的一片玉壶冰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心理接纳你,从而知错改错,振作精神,增强主动求知意识,将内心对老师的感激转化为持之以恒、勤于自学的决心。  2.2鼓励表扬,挖掘闪光点。作为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已是常情,尤其考试这根

5、指挥棒,更使教育步入了误区:成绩优秀者倍受青睐,各种表现机会均能享受;而差的呢,却连提问也很少叫,只能像丑小鸭般瑟索着,自卑、胆怯、麻木,甚至以惹麻烦来引起老师的注目。我们若能客观看待、因材施教,岂不更好?对于一个好学生来说,150分是优秀,而对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来说90分便是了不起!鉴于此,基于学生兴趣、智力的差异,不能一刀切,统一要求。  2.3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6、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4让家长配合好学校,共同参与教育。学困生的产生,与其说是学生的问题,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家长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于是,我通过上网搜集一些文章,诸如《您了解今天的孩子吗?》、《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利》、《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等等。再印发给学生带回

7、家给家长学习,同时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赏识教育中来。家长们都说,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真该好好学习学习。  通过这一实践,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没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是难以获得最佳效果的。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对一个教师来说:“学困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