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

ID:54059173

大小:1.15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2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_第1页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_第2页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_第3页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_第4页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湟中县河湟文化博物馆导游词创编有一句广告词说:心随我动,沟通无限,那我与在座各位朋友的沟通就从我的自我介绍开始。我姓李,木子李。主要性格就是热情、豪爽,所以说在这几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话就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只要你的要求是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解决。那大家看看此时此刻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旅游车,它呢就是我们师傅一个流动的家,当然师傅也很喜欢它,我想说的是,在大家离开我们美丽的家时一定要做个潇洒状: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好,在这里呢祝大家玩的开心,吃的尽兴,把我们的热情带回你的家乡!那么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在

2、座的朋友拿出你们的热情来,积极地融入到此旅行中去,从现在开始我将履行导游职责,尽职尽责的做好这次导游工作。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湟中县地处湟水中游而得名,境内丘陵谷地交错,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自元代起,现代汉、藏、回错居的格局就基本形成。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不少原有的文物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离人们的视线越来越远。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博物馆最突出的文化——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

4、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蛙同娃,女娲抟土造人的古代神话传说的最早形象化图案。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齐鲁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内容兼而有之。接下来要给大

5、家简单介绍一下博物馆,湟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河湟文化的代表区域。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和繁衍生息,属古代羌戎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境内文化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宗教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从形式上来看,湟中文化既体现出多样性,又体现出独特性;从内容上来看,湟中文化既有传统汉族文化的成分,更有汉藏等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并存的成分;从历史溯源来看,既有中原文化的介入,也有独具特色的土著文化的影子。湟中县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迎宾路1号,紧邻我国藏传佛教圣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

6、尔寺。前身为湟中县博物馆。河湟文化博物馆为国家文物局评定的国家三级博物馆。旨在为保存传承河湟文化的可移动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悠久的河湟历史文化,丰富塔尔寺大景区旅游内容,湟中县投资4600万元建设开放的大型场馆。湟中县博物馆为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11142.25平方米,其中建筑主体三层,建筑面积5314.82平方米。设计接待游客能力40万人次/年。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休闲购物和临时展览区,二层为湟中历史文物展区,三层为民族民俗文物展区。一层休闲购物和临时展览区,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已入驻湟中银铜器销售点,大厅中央游客休息处放置了投影仪,滚

7、动播放电视专题片、展厅介绍等,临时展览区以书法、木雕、绘画、堆绣、摄影等展示为主。二层湟中历史文物展区,展厅面积900平方米,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分为前言、原始文明、羌人家园、西陲重镇、贸易枢纽、佛教圣地、结语7个部分。已陈列文物520件。三层民族民俗文物展区,展厅面积1700平方米,反映在湟中生活的汉族、藏族和回族等世居民族生产生活,分为民俗活动、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口承民俗、手工技艺民俗、游艺民俗6个部分。陈列文物540件。其旅游资源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近年来,湟中县为把

8、发展河湟特色文化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把湟中建设成为青藏高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