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55207
大小:224.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3
《从跨文化的视角看佛经翻译与西学翻译的共性和差异-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4期牡丹江大学学报Vo1.23No.42014年4月Journa1ofMudanjiangUniVCrSityApr.2Ol4文章编号:1008.8717(2014)040127.03从跨文化的视角看佛经翻译与西学翻译的共性和差异王琼(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摘要:在我国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规模较大的两次翻译高潮,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近代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次翻译活动的延续时间、翻译目的、翻译主体、翻译理论的建构和二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共性和差
2、异,可促进现代翻译的发展。关键词:文化传递;佛经翻译;清末民初翻译;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即公元265—589年,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交流活动。傅雷:“翻译主要译者有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和彦琮等,翻译家是跟在伟大的作家后面,把他的心曲诉说给读分工较细,佛教的传授和讲习相结合,使翻译带有者。”王佐良:“翻译工作是一种英雄的事业,在两研究性质,译场规模扩大,佛经翻译理论和技巧得种文化之间搭着桥梁。”季羡林:“中国文化之所以到整理和总结。如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彦能长葆青春,万灵药就是翻译。”中国翻译史上曾琮的“
3、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意译(Liberal有过三次大型的翻译高潮:“一是从东汉到宋代早translationo三是隋唐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即公期的佛经翻译;二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三是清元589—1100年间,唐宋时期佛经翻译大盛,翻译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怫经翻译规模大,延续时间质量大幅提升,重要的翻译家有玄奘、法显、义净。长;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这玄奘是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也是《西游记》中唐僧两次翻译高潮对现代翻译理论和实践贡献巨大。本的原型,他提出“五不翻”,主张无法翻译时采取文从翻译的跨文化视角对这两次翻译高潮进行对音译(Translit
4、erationo译场缩小了规模,不再讲比,探讨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了解二者对中国文化习佛教,而是专门进行佛经翻译。的影响,以期对现代翻译有所裨益。清末民初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二、佛经翻译与西学翻译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运动前夕这段时期,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点会深渊,一些爱国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主动向佛经翻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东汉末年西方学习,力求“洋为中用”,对西方社会科学、的佛经翻译,即公元148—265年,主要有迦叶摩政治与文学进行了大量翻译。“译者面对民族存亡腾、竺法兰和安世高等翻译家,其中安世高是中国择书而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5、求救国、图自强、佛经翻译的创始人。早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主张直谋复兴、并依靠翻译大力传播西方文化,积极构建译(Literaltranslation),带注解(Annotation),创中国近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办“译场”,有口译、记录和检验等方式。二是两响。”翻译方法多样,有直译、意译、善译、改编收稿日期:2013.10-29作者简介:王琼(1981一),女,云南南华人,楚雄师范学院讲师,云南大学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127等,涌现出严复、林纾、梁启超等著名的翻译理论佛经翻译带有研究性质,把传授和讲习结合起家和实践家。甲午战争
6、后,马建忠写成《拟设翻译来,形成初步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彦琮提出了“八书院议》,提倡设立翻译书院,培养翻译人才,并备”说:提出了“善译”(Goodtranslation)理论。严复提出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翻译的研究超越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了翻译方法。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三、佛经翻译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的共性和差异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佛经翻译和清末民初翻译有不同的延续时间、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淡于名利,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内容
7、,但二者都构建了不欲高街,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翻译理论,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1.翻译目的其备八也。“⋯大约在公元1世纪,佛教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八备”说认为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是成为优国,公元2世纪中期出现了佛经的第一个中译本,秀翻译家的必备条件。此外玄奘提出“五不翻”,其后的佛经翻译历经了东汉、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时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新阶段,“五不翻”包期,持续近千年。佛经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佛教,括为秘密故不翻、含义多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广征佛法,为了翻译佛经而翻译,其目的相对单一。古故不翻和生善
8、故不翻。讨论的是更加详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