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968494
大小:1.47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国产600MW汽轮机改造方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方案露墨嘲工艺,工装,鼍im,谩断,越一,维偿,己譬造国产600MW汽轮机改造方案王成佳‘,林硕,黄揆,曹壹男(1.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哈尔滨l500783.哈电集团现代制造服务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l50046)流、改进汽0引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叶型损失.这里所谓的叶型损失某电厂亚临界600MW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包括叶型的摩擦损失、尾迹损失和攻角损失。静叶和动IIf制造的首批完全国产化600MW等级机组。随着机组运的叶型损失
2、各约占总损失的15%;静叶和动叶端壁处的行,逐步m现了一些突的问题。如:机组实际运行的热二次流损失,静叶和动叶的二次流损失各约c损失的耗值远远高于设计值;高、中压汽缸效率与设计偏差较15%;动叶叶顶汽封的漏气损失约占总损失的22%;静大;各抽汽段参数高于设计值较多,低压缸5、6段抽汽参根部隔板汽封的漏气损失约占总损失的7%;摩擦鼓风数表现较为严重;轴端汽封漏汽严重等。由于}二述问题的失约占总损失的3%;其他加工制造安装等不确定因素造存在,严重制约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此,我们通成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4%。过使
3、用先进的通流设计‘软件,优化并重新设计机组的通2.,选择先进的后加载叶型减小叶型损失和二次流损失流部分;同时,优化机组的汽封等结构,解决了机组运行优化方案采用先进的后加载叶型,进气侧内背弧}抖l中仔在的问题,从而排除了安全隐患。率平直,攻角适应范围广,变工况特性好。叶片汽边较l改造方案优点薄,尾迹损失小,进汽边小圆较小,滞止区较小,仃效提此次改造主要是降低转子根径、增加通流级数、采用叶型效率。高中压各级均采用了可控涡设计,『法,nr拄川高效I1t-31的方案,在保持转子跨距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机反动度沿叶高的分布
4、,使其沿叶高方向更加均匀.以减小组效率卡}j对于原机组设计,该方案有如下优点:静叶根部和动叶顶部的漏汽量。1)级数增加后,每级的焓降减小,每级都可在材料强2.2合理控制展弦比减小二次流损失度允许的条件下减/J',II片宽度,从而保证转子跨距不变。当叶片较长、展弦比较大时,I1片的中部t流受⋯2)级数增加后,各级速比更接近最佳速比,有利于提片两端二次流的扰动作用就会相墟地减少,流栩刈‘高级效率。流量增大,总损失必然减小。当⋯‘片较短、展弦比较/j、H1J,3)级数增加后,排汽级排汽更加接近轴向,减小了余端壁处的二
5、次流对主流的扰动作用相应地增』JIJ,势流速损失。相对流量减少,总损失必然增加。优化方案静IIf‘所有II¨{4)根径降低后,减小了通流部分内外直径,减小了汽叶型的弦长与叶高的比值都在0.5以下,表而的Jf力分封漏汽而积,可进一步减小了动叶顶部和静叶根部隔板曲线更加光滑,对抑制叶型表面附面层的增厚或分离,减漏汽损失?小叶型损失有利;优化方案的动叶叶型吸力¨i乃最低5)根径降低、级数增加后,为保证通流面积,叶片压力点更加接近于叶型尾缘,吸力而_}二的逆流动段fI{高度增加,各级叶片的展弦比提高,减少了叶片级的二次
6、对来说短一些,也有利于降低叶型的型线摩擦损失流损失。3叶顶汽封结构的改进6)采用高效的后加载叶型,减小了叶型损失和二次对于高中压模块来说,其动叶顶部的漏汽损失约tlr流损失,j}}1提高了机组变下况运行的经济性。整体损失22%左右.完善和优化高中压模块汽埘结构。降2叶片的选型低动叶顶部漏汽损失,是提高机组整体经济性的另·}在亚临界600MW机组改造中,为提高机组的效率,要途径。叶片的选十分重要。对高、中压动叶叶顶汽封结构、隔板汽N结构进f改为了设计气动性能良好的反动式涡轮级,必须深进,改为密封效果好的迷宫式汽封
7、,并对汽埘问隙进j入研究各种气动损失产生的机理,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整;低压末级、次末级动l-改进后加3道直通式汽封.础措施来尽量减小并有效地抑制各科1气动损失。气动损失叶顶部通流间隙由l0.5Inm改为7.5mrll,可减少漏汽.226;机械工程师2014年第7期解决方案工艺/T装/暖il,诌断/趋蔫I雏储,遵E墨g圆制动器试验台高精度免拆卸惯量飞轮组的设计郭军卫。郭晓博(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摘卸、足试验台设计范围内的任意惯量要求大大降低了试验准备时间。关键:惯性飞轮组器t试
8、验色
9、。—中图分类号:TG6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3~(2014)07-0227=02DesignofHighPrecisionUndetachedInertiaFlywheelsinBrakeTestRigGUOJunwei,GUOXiaobo(LuoyangXiyuanVehicleandPowerInspectionInstituteCo.Ltd.,Luoyang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