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看美国黑人奴隶文学中的自我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2外国文学研究 2005年第2期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看美国黑人奴隶文学中的自我建构王育平 杨金才X内容提要:美国黑人文学中,追求自由、平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惠特莉和道格拉斯是不同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都蕴涵了对独立人格身份的追求与探索。不同的是,惠特莉试图借黑人身份和白人文化的融合建立自己的独立身份,而道格拉斯则强调自己作为黑人的异质性身份,以此来获取自由和独立。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黑人在寻求自我的道路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关键词:惠特莉 道格拉斯 文化身份 融合 异质性黑人文学是美国文
2、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传统可追溯到美国殖民时期。从第一个黑人奴隶踏上美洲,到19世纪中期美国废奴运动的巅峰时期,美国黑人文学主要是黑人奴隶和曾经有过奴隶经历的黑人的文学作品。由于长期受到奴隶制的束缚和戕害,美国黑人向往人身自由和种族平等,很多人终其一生为此奔波、奋斗。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殖民时期起,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就是美国黑人奴隶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美国早期的黑人作家中,菲莉斯·惠特莉(PhillisWheatley,1754-1784)是最有影响的奴隶作家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位出版诗集的黑人女诗
3、人。从18世纪中后期到美国内战之前,惠特莉的作品一直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典范(Gates49),惠特莉本人则被称为“北美黑人文学之母”(Robinson69)。然而,女诗人生命短促,在其死后一度声名沉寂。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废奴运动的兴起,废奴主义者才开始重新关注惠特莉,将其诗作作为奴隶天赋的佐证,进行废奴宣传。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奴隶叙事小说”(SlaveNarra2tive)开始大兴其道,成为美国大众文学市场的一支生力军。而以“奴隶叙事小说”成名的黑人作家弗雷得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D
4、ouglass,1871-1895)逐渐在文坛崛起,出版了一系列轰动一时的作品,取代惠特莉成为黑人文学创作的典范。无论是从作家的生平还是从其文学创作来看,惠特莉和道格拉斯代表了黑人在蓄奴阶段美国追求自我身份的两种方式。作为一位美国早期的黑人作家,惠特莉试图接受作为美国社会主流的白人文化,以“求同”为自己找到立足之地。道格拉斯则终生献身于废奴运动,其作品突出自己作为黑人的异质身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否定奴隶制,对抗并试图修正白人主流文化,以此来构建黑人独立的文化身份。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美国黑人文学经典的流变反映了美国
5、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黑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追求自由的不同策略。一惠特莉生活于18世纪后期的美国,其创作和生活轨迹反映了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中追X王育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杨金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研究。王育平杨金才: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看美国黑人奴隶文学中的自我建构93求自我的初期尝试。菲莉斯·惠特莉1760年来到美国,被奴隶贩子卖给波士顿名裁缝约翰·惠特莉(JohnWheatley)一家。惠特莉一家视菲莉斯为家人,教她读书写字。发现她的文学天赋后,惠
6、特莉一家尤其是女主人苏姗娜·惠特莉(SusannaWheatley)对菲莉斯大力培养,推动她的诗歌创作。惠特莉于1773年在伦敦出版诗集《各种题材的诗歌集》(PoemsonVari2ousSubjects),引起较大反响。此后,惠特莉坚持诗歌创作,逐渐成为波士顿文坛的知名人物。1774年,惠特莉获得自由,并于1778年和约翰·彼得斯(JohnPeters)结婚。然而,婚后的惠特莉由于经济拮据,生活并不幸福。1784年,贫病交加,这位女诗人与世长辞。惠特莉的诗歌是19世纪中期以前黑人文学的典范,其诗歌才华对后世的黑人
7、作家也有深远影响。直到1976年,罗伯特·海顿(RobertHayden)还在诗中向惠特莉致意,表达对这位先驱的崇敬之情(FranklinandMoss582)。她的诗不仅受到黑人的喜爱,也得到很多白人的认可。作品中大量的哀歌(elegy),大都是应失去亲人的白人的要求而作,在当时的波士顿可谓有一定的知名度。1776年,惠特莉写了“致华盛顿将军”(ToHisExcellencyGeneralWashington)一诗,颂扬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功绩。美国第一任总统、当时的大陆军司令华盛顿看到这首诗后,曾写信向惠特
8、莉致谢,鼓励她的诗歌创作(Robinson452)。如同她短短31年的生活轨迹,惠特莉的诗歌反映了女诗人想要将自己作为黑人的身份融入白人文化的理想。她的很多诗歌赞美基督教文化,表达了自己皈依基督教信仰的愿望。如“致剑桥大学”(TotheUniversityofCambridge,1773)一诗中,惠特莉用直白的语言对基督教信仰表示崇敬和向往:不久前,离开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