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02593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三维目标有效落实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屮三维Fl标有效落实的思考三维H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屮能否全面落实,能否尽快取得成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它取决于教师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一、课前:积极引导,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1.识字读书,养成习惯(1)识字写字的习惯。良好的识字习惯,主要指“主动识字”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外,还要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让他们凭借生活体验和积累认识汉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屮认识汉字,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认识汉字。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落笔Z前
2、仔细观察、落笔尽量不改动、不用或减少用橡皮,书写规范、保持书面整洁,勤于习字、坚持不懈。(2)读书的习惯。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习一篇课文要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是保底工程,书读不通、读不准、读不透,是不能开始讲课的。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学习每篇课文Z前,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小小的读书比赛,全班同学按自然座次分成3个大组,全员参与,谁读错了或读断了就下台,最后看哪组读得遍数多,读得效果好,就对优胜组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奖励虽小,但足以调动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他们不但自己想把书读好,还注意听别人
3、是不是也把书读好了,开始,他们只注意是不是读错、读断,后来连朗读时的缺陷都能听出来。2.教给方法,学会预习(1)读。读就是读课文,首先,初读课文,整休感知,扫清字词障碍;其次,再读课文,学做批注;最后,细读课文,提出问题。(2)查。查就是查阅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咨询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信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思。思即思考,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其实思考不是孤立的,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吋的思考、查阅吋的思考、对心屮疑惑的思考都是思。思屮有疑,疑屮有思,问题越多,思考得越深入,否则没有问题才是最大
4、的问题。⑷记。记就是记录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课文屮的疑难问题、预习的收获与体会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吋还奠定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文屮作者初步达成感情的共鸣。二、课小:加强整合,体验过程,关注反馈,重视评价1.创建模式,加强整合(1)交流质疑。体现的是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包括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的搜集、对课文内容整体的感知、运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等等。通过交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试着解决部分问题,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也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促进作用。新课标明
5、确指出:经过预习,屮年级学生要能“提出问题”,高年级学生要能“提岀疑难问题”。学生大胆地设疑,既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学习。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直接解答或由学生解答。对于有价值的,与课文屮心紧密相关的问题可存疑,并提醒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动脑思考,问题自会解决。(2)自主阅读。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口主阅读,获取直接的认知体验,对交流阶段提出的问题试着解决,并进一步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思考,通过圈、点、画、注、读、思、议、悟感知文本,提出深层次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情感体验过
6、程,是学生与文本直接的对话过程,是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积极表现。(3)研读解疑。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针对大家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梳理,共同确定学习H标及重难点。三维FI标的整合在这--环节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既有教师的学法指导,又有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而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过程,也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展现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交流渗透过程,更体现了学生课内外知识积累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戸标的有效整合。(4)拓展延伸。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其他课文或
7、课外读过的文章,拓展思考的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更深刻、更带规律性的认识。2.关注反馈,重视评价⑴坚持多元评价。一-般来说,显性的H标,如“知识与技能”冃标比较容易反馈,而隐性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Fl标往往难以检测,就此我们可采用观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來进行整体评价。比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H光是否追随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否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们的意见,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和讨论等等,来获得信息,进行评价。(2)坚持多层评价。三维H标要达到什么程度,对每个个体来说结果肯定不一样,我们就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木的教
8、学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我们根据学生上、屮、下三个水平层次,采用a、b、c三套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在“情感态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