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ID:52600795

大小:2.1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1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桃花源记陶渊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情境导入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

2、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情境导入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称为“世外桃源”。这一词语,源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疏通文意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寻病终:随即,不久。理解内容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理解内容——走进桃源生活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理解内容——走进桃源生活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理解内容——走进桃源生活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理解内容——走进桃源生活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平百姓生活和乐小结主旨探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

4、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个性思考渔人“辞去”时,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要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拓展比较1.自由朗读人教版自读课本(八上)《秦时妇人》,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2.比较《桃花源记》与《秦时妇人》的异同之处。拓展比较《桃花源记》《秦时妇人》同主旨不满于社会现实表达方式1.描写2.(营造了真实的情境)异主旨对战

5、争频繁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繁重徭役的不满表达方式对话描写为主环境描写为主布置作业自读《乙亥北行日记(节选)》,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与《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