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763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设计 【摘要】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是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作为在立德树人框架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它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学理念转变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强调课程教学的“理实相融、知行合一”理念和帮助学生“明事理、学做人”的总体目标,以便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德育模式改革为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
2、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近年来思政课的教学经验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立德树人”总体框架下以教学生“学做人、树信仰”为目标,以“理实相融、知行合一”为理念,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对思政课进行了深化改革,我们力使每一节思政课都“有益有趣”。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囿于篇幅,下面笔者将主要论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设计,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设计,将另撰文详述。7一、课程设计理念与综合贯穿项目基
3、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学生应学、应知、应会的内容与所思、所想、所盼的话题,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基础课程设计,除依据教学大纲外,还必须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于基础课程设计的理念是:“理实相融、知行合一”。其实质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职教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强调理论教学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重心在“融”和“合”上,着力引导学生真学、真
4、懂、真信、真用。“明事理、学做人”是基础课程的综合项目和总体目标,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模块当中。这个项目的达成意味着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法制观和职业观的教育的实现。高职学生通过它,可以增强对“怎样做好人,做好什么样的人”的人生规划较全面把握和深彻体悟,从而讲良知、明责任,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二、课程目标设计7课程目标设计的原则是:“有益有趣”。所谓有益,是指课程设计具有较强理论性和观念意识形态性,反映国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方向,这是课程设计的依据;所谓有趣,是指课程设计以生动和准确为切入
5、点,创设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这是课程设计的特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四好”人生即好儿女、好学生、好公民和好职员培育为主线来展开教学内容,引导高职学生完善“四种认识”即认识自己、认识高校、认识社会和认识职业,学会“四种技能”即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交往和如何做事,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1.能力目标基础课程能力目标可具体分为行为能力目标和方法能力目标两类,每类目标又可细分为若干单项目标。在能力目标设计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行为能力目标的达成。我们力求通
6、过各个具体行为项目任务的设计和训练,使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并促进他们学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和谐全面发展。2.知识目标7一般而言,知识目标可分为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识记主要是指熟悉基本概念;领会主要是指理解基本命题;应用主要是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在知识目标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把握好学生的接受度,既要防止炒中学的“旧饭”,过于简单浅显;又要避免好
7、高骛远的本科化,高不可攀。另一方面,是突出职业性。高职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的职业性,基础课的知识目标设定,也要突出职业性,要寓职业教育于课堂教学中。3.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情感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习效果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通过情感目标的设计,可以激发高职学生“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知荣辱、讲良知的个体社会责任,以及对道德和法律的敬仰之情。三、课程内容设计在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体系中的理想信念
8、、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内容整合为好儿女、好学生、好公民和好职员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相对应的单元,共设置包括课程入门和课程总结在内的16个单元42学时(另有12学时为社会实践课时)。每一个模块均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以及相应的实训项目等内容;每一个单元都要引导学生在“教、学、做”中规划自己的人生,促进他们对未来人生的思考;每一节课都要渗透“情、理、法”的理念,真正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教人”的效果。改革后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具体请参见表1。7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