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ID:11680694

大小:12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标准(2015版本)【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代码】130385【课程类型】理论课【适用专业】大专一年级所有专业【学时数】48【学分数】3【开设时间】第1学期【编制人】思政部王祖康讲师思政部钟文副教授【审批人】思政部曾昭山副教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1.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

2、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学习、交往、心理调适、恋爱、职业规划、实践法律规范等方面的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解决各种困惑和苦恼,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能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打好基础,更为未来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取得良好发展而服务。2、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隶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本

3、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秉承创办卓越高职院校、特色高职院校、培育优秀职业人才的办学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

4、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为此,本课程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依据“必须”“够用”的原则,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配合专业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作为具体目标;并在教学上借鉴专业课模块化教学经验,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专职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自学和社会实践有

5、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重点讲授,学思互促,德技互溶,强化实践”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所属学科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能够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2、授课对象分析本课程面对的是全校所有的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大学生能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

6、时代精神和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综合素质上契合我院爱国爱家爱他人、感恩包容会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3、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观念,而难点在于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能进一步入脑入心,收到更好的实效。所以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整合,即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整合为思想教育;将第四章、第七章的部分章节整合为道德教育;第五章、第六章整合为法制教育。4、课程学习要求的分析课程要求大学生们通过课堂教

7、学以及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的分析本课程重点考核学生思想品德,所以注重平时成绩;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期末

8、采取小论文的方式。在考核的方法上选择的是考查,即平时成绩占60%(思品15%、考勤15%、新闻作业15%、课堂互动15%),期末小论文占40%。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突出地方院校教育教学特点,按照学院确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必须”“实效”的原则,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想贯穿在课程的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大学生要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