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24951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精品】《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出自: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1-01-27发布者:袁雪利临潼区代王初中发布时间:2010-12-719:11:14%1.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3)理解日常生活屮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揭示平面镜成像规律。(2)通过用对称法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训练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规律研究简单光学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
2、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左右关系,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难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1.课时安排:1课时%1.教与学的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3-37并让学生动手照镜子,注意观察自己和镜子的人有什么不同?(激活课堂气氛)1、提出问题:照镜
3、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交流合作,解读探究[动手做]学生观察桌面上的平面镜并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什么是平面镜。[小结]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2、提出猜想:[教师提问]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4)颜色相同;(5)成的是倒立的像;(6)物体离开平面镜像也离开。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
4、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牛: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教师提问]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创设疑问]比较像与物的人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物像替代法]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用两支相同的棋子。用两只相同的蜡烛。——用两只相同的发光电珠。墩师提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
5、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教师提问]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我们看见物体(棋了)在平術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
6、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教师提问]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教师提问]那么怎么办?——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教师提问]想一想,冇没冇其他更好的办法?——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现在拿出平滑的口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教师提问]同学们实验过程屮有没有困难和问题?——像较弱,看不清。[教师提问]同学们,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來?——增强光的亮度或用点燃的蜡烛做。[教师提问]
7、同学们,试试看。[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教师提问]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蜡烛不容易放竖直。——蜡烛容易倒下。[教师提问]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只发光电珠]——用发光电珠作为物体,代替蜡烛。[教师提问]你们再试试看。[教师点拨]作为替身物的发光电珠应移到什么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与镜前的发光电珠的像完全重
8、合。[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如何?——等大。[教师提问]怎样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呢?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发光电珠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发光电珠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屮两发光电珠的位置。分析实验记录:量出每次实验中两发光电珠到玻璃板的距离。连接每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