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

ID:5182767

大小:146.1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27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_第1页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_第2页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_第3页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_第4页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4.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四.隋唐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文明【时空定位】隋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隋,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605——610年,隋炀帝于开通大运河618年,贵族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开始贞观之治;后历经武则天时代、唐玄宗的开元盛世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由盛转衰,经济重心开始南移907年,节度使朱温称帝建后梁,此为五代十国之始时代特征隋唐时期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空前繁荣。(1)政治上:封建社会达到鼎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完善: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安史之乱是盛素哀的转折点。(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江南地区经济

2、发展迅速,逐步与中原地区接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前期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后期实行两税法。(3)民族关系: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封建化继续向周边地区推进,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影响扩大,有效管辖加强。(4)对外关系:唐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朝代,陆路海路对外交通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5)文化上:全面繁荣,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世界领先;兼容并收,博大精深;多民族色彩浓重;影响深远,光耀千古;形成“中华文化圈”。一、隋朝(581年——618年)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①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长安,隋文帝。②统

3、一:589年,派杨广(炀帝)灭陈,统一南北。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①兴建两都:隋文帝-大兴城(长安东南);隋炀帝-东京洛阳。②开通运河。(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流域:海、黄、淮、江、钱)3、制度:(1)科举制:隋文帝设不同科目举荐人才,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标志科举制形成;(2)租庸调制:租调制基础上设立庸(纳绢代役);(3)三省六部制:隋朝正式建立三省六部制。二、唐朝(618年——907年)(一)经济1、农业:①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②筒车:借助水力灌溉。2、手工业:①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

4、系统;秘色瓷。②纺织业:民间纺织发达(朝廷户调和庸的推动);丝织技术精湛,还吸收波斯织法;唐末以后,南方丝质超过北方。3、商业:背景: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丝绸之路的发达;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1)内贸:开元通宝隋唐时期,都市商业发展,邸店、柜坊和飞钱问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2)外贸:①丝绸、瓷器:远销欧洲、非洲;②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司;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4、都市:(1)表现:唐代出现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后期则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2)长安特点:①空间:“坊”“市”分开。有东西二市,各占两坊(规模大)。②时间:按时开

5、市、闭市。③管理: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5、经济重心南移:①唐中期后安史之乱,北方动荡,北民南迁;②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实力大为提高。③安史之乱后南移开始,南宋完成。6、制度:租庸调制(与均田制配合)(1)含义:①田租:一定量的谷物;②户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③庸(代役):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2)进步作用:①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垦田数量增加;②政府赋税收入得到保障;③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的典型代表。7.制度:两税法(二)政治1、盛世:①现象:汉前期(文景之治、汉武帝)、唐前期(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清前期(康乾盛世)。②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

6、展,社会安定,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盛等。③出现原因:吸收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历史);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全面发展(主观);几代统治者的共同努力而造就(积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环境);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建设(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生产力);民族、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沟通等等。2、完善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中央设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②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意义:①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善了中央集权;②相互牵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政治制度的创新,为后代

7、沿用。3、科举制:(1)发展: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2)意义: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①打破门阀士族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③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