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92625
大小:6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隋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隋唐】【目录】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一、隋朝⒈政治。①统一*。②三省六部制。③州县制。④科举制。⒉经济*。①均田制。②租庸调制。③大运河。二、唐朝⒈政治。①制度完善。②唐太宗*。③节度使。④安史之乱*。⒉经济。①制度改革。②农业。③手工业。④商业。⑤外贸。⒊文化。①印刷术。②火药。③文学。④艺术。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
2、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一、隋朝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陪都洛阳,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文帝进行了制度建设,隋炀帝进一步改进制度,奠定了隋唐强盛的政治基础。但是,隋朝是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没有领教人民力量,所以,隋炀帝出现暴政,618年被推翻。⒈政治。①统一*。1】条件。南方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北周统一北方,加强制度建设,奠定统一基础;民族融合,南北差异缩小;民心厌战,渴望统一;隋文帝正确的战略战术。2】过程。589年灭陈。3】意义。为大规模建设提
3、供条件;促进了隋唐强盛。②三省六部制。1】源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职能。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但真正的宰相却是临时职务。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收支、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接待少数民族、外国人】。兵部:负责军事。
4、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渐渐的,3】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决策错误减少】,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4】评价。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③州县制。1】背景。东晋南迁后设置许多侨
5、置州郡县,南朝继续,地方行政制度混乱;北方州郡县设置数量多。行政效率低、国库开支大。2】措施。裁撤郡级行政机构;裁并州县,减少数量;地方官不再拥有军权、财权。3】意义。提高了行政效能;解决了东汉末期以来分裂的制度因素,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减轻了人民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④科举制。1】原因。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助长了分裂割据;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形成私人官僚集团。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
6、才;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发展。唐高宗命高官主考,武则天创殿试、武举,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殿试)考试制度,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1315年元朝恢复科举,只有进士一科。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各地、会试-礼部、殿试三级,成化年间(1465-1487)形成八股考试,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清朝1905年废除。4】评价。它是中国古代人才、官吏选拔制度。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提高了官吏队伍的文化素养;改善了用人制度;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
7、,整顿了吏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儒家文化发展;促进了教育,重视学习的民族心理形成;加强了阶级阶层间的流动,使中国古代社会超级稳定;导致贵族政治、军人政治逐渐向重文轻武、文官政治转变。它是英国文官制度和现代考试制度的制度来源。恶劣影响主要在其为专制主义选拔奴仆加强皇权、造成醉心功名利禄、考核的内容日益狭窄与考试形式日益僵化不利于科技发展。⒉经济*。①均田制。1】内容。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摇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
8、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北魏均田令的主要内容如下: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4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年满70岁或死亡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露田不得买卖,桑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