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课程理念.doc

贯彻课程理念.doc

ID:51502053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贯彻课程理念.doc_第1页
贯彻课程理念.doc_第2页
贯彻课程理念.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贯彻课程理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解新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实验教师们碰到了许多的困惑,有着许多担忧。如:1.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开展时间相冲突──教材教不完怎么办?2.课内学生活动多了,体验多了,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学效果下降了怎么办?3.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信息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材上没有一个标准,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涉及,教师如何回应?4.现在追求学生的体验和活动,教材的练习与训练题也少了,不多做题,考不好怎么办?这改那改,高考不知咋改?搞了课改,不合高考要求,高考考不好,如何向学生和家长交代

2、?5.课改强调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但教材强调了人文性,学生会不会由以前的“头轻脚重”变得“头重脚轻”?6.教与学的方式要转变,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改革应如何变化?上述问题虽则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实则多是观念层面的因素,有的则是课程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可喜的是实验老师们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在对新课程进行着积极的思考。(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虽说是老师们人人能说的一个道理,但在操作中却不敢擅加取

3、舍。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但并非是学生“学”不完。教学中,我们是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教会”和“学会”孰轻孰

4、重值得认真思考。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很多学校的教师就对教材作了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如有的重点篇目则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个别化处理。这真是各有千秋,各显神通。所以说教材的使用需要灵活自主,不必将其奉为神灵,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它。再说有效教学。尽管经过了培训,有的是多轮培训,但许多教师操作上的改观不大。主要问题仍是重在讲授和训练,仍是把高考当作第一关注的话题,将教学过

5、程纳入高考的循环之中。他们是在担心:课内学生活动多了,体验多了,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学效果下降了怎么办?有的课堂有变化,但在追求热闹,学生具体收获不多,花架子,不务实,知识与技能不能落实。有的仍以高考训练的模式套新课改,处处以训练为本,试题又深又难,题型沿袭高考样题,过于追求考试分数。有效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狭隘的教学目标问题。如果将新课程定位在为高考服务,为学生成绩提升服务上,那是极其狭隘的课程观。我们不能让高考指挥一切,让教学只是围着考试转。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学业成绩是其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我们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和

6、全部目标。如果改善了教学,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发挥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合作,学生有了全面的素养,有了提高和发展,面对考试,即便是高考,学生也不会有困难。还有就是要处理好教学中“实”与“虚”、“死”与“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教学效果仅局限在知识与能力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中间需要辩证的处理和科学的安排。课内各种活动必须要追求效果,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课改的追求,但在教法上太实太“死”又不是地理课的特点。如果仅是为了追求“死”,而把重要的“过程”忽略了,其实是把重要的教学目标

7、丢却了。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定下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这节课目的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许多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倍现的体验过程被强令嘎然而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不大科学的。地理教学当然要有目标,只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目标过于单一刻板、过于集中明确、控得过死也不行,它应该是在具体与模糊、明显与隐匿的交融互动之中。有些目标表面看来没

8、有马上达到,但通过学生的多方位体验,已深入其内心,对其思维方式的改善、情感的养育、知识领域的补充有很大效益,这不是狭隘明确的预设目标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