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23347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4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熊恩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熊恩琴《云南的歌会》是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文章。《云南的歌会》以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不同的情调,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人的品味与赞赏,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适当扩展学习范围,用音乐构建平台,让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领略我国古老的民风民俗。上完本课,感受颇多,反思如下:觉得成功的是:在情境中导入课程内容。著名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曾说:“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师用自己
2、的真情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勃勃生机,迸射出生命活力。”有感于斯,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走进《云南的歌会》。在朗读中感悟云南歌会的美,感受人物美,环境美,风俗美。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
3、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在阅读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范读更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它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绪,甚至与作者脉博合而为一,使他们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进而感悟作品中所具有的自然美,所以在感受环境美的时候,我主动朗读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同时在对课文语句的赏析时,始终伴随着各种形式地读如课文的通读,齐读,个人读,个人浏览,跳读等多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课文美好感受。善于设置疑问,让学生能在思考中思考,合作探究。在学生的回答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山野对歌”里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
4、说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请问“这种年轻女人”究竟是指哪种女人?抓住唱歌人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以人衬歌的写法。在“山路漫歌”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但作者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作者离题了吗?让学生体会到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由于问题得当,学生领悟很快。善于和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我播放了《蝴蝶泉边》山野对歌,找了很多直观的图片来展示“山路漫歌”“金满斗会”,寓教于乐,学生意兴盎然。在拓展延伸里,我联系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民歌“咸水歌”,欣赏了“咸水歌”。让学生对咸水歌进行了了解,交流、展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5、学生的热爱民风民俗的感情也油然而生,传承、捍卫民风民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进行了总结: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也激起了我们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民歌美、民俗美、民情美!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另外,语文新课程“应探究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渗透和整会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此,教师才能真正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能能全面提
6、高语文素养。所以本课我充分调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创造了声乐文色浑然一体地妙境。当然本课也有很多不足:第一、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老师的讲解用时过多,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不够充争,如何将老师的讲与学生的说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一直在努力。第二、学生大声朗读的时间不够多,“读”后赏析做得还比较欠缺,放声朗读可能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坚持的方向,今后还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第三、从言语到文化的推进过程中,言语的功夫做得还不够透彻,品味言语情味的方法还显得比较单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在追求这样的语文教学理想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的层进入文化的层面,再从文化的层面进入
7、言语的层,在言语和文化之间走一个来,从而引领有学生智慧的言语和诗意的人生。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文本细读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我将不懈努力。下次教学建议: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