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17831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
2、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教学难点]如何使实验更精确,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教具学具]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一个人怎样把一头大象运到卡车上?认可学生各种有创意的回答,认识到用搭斜坡的方法省钱又省力!教师引入: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出示情境图:怎样把油桶从卡车上搬下来?怎样把砍伐的木头从山上运下来?(通过讨论后得出:利用斜坡省力又经济,工人叔叔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引导观察:这些可以滚动的物体
3、都是什么形状的?进一步思考: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自由猜测: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斜坡的长度……教师小结,引入新课:影响滚动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课件出示)(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设计说明:斜面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广泛,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推测圆柱体物体滚动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得出的数据才有比较的意义,本节课只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斜
4、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二、合作实验,探求结论1、猜想教师提问:你认为斜坡的角度大一些滚得远,还是小一些滚得远呢?(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课件出示:现在有30度、45度、60度三个不同的斜坡,它们是用同样的木板搭成。现把同样的物体从这三个斜坡上滚下来,你认为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得最远?(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验证?(揭示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2、实验(1) 实验步骤(看课本图片)教师提问:你能说说做这样的实验需要那些
5、步骤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清第一步是干什么?接着又干什么?教师总结:这些步骤可以概括: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一共需要几个人做实验?怎么分配任务?(看小组实验照片)2人搭木板,1人滚,2人测量,1人记录(2) 操作示范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实验,老师示范一下30度斜坡的实验过程,由于场地不够,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请看老师实验的实况录像。(播放课件)实验操作需要科学和严谨,否则,实验的结果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认为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搭:斜面平稳、角度调准)(滚:轻放顶端、自由下滑)(量:底端测
6、量、拉成直线)45度和60度的实验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圆柱形物体。今天,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同一组的同学采用同一种物体做实验。实验中还会出现许多意外的状况,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勇于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实验的结果真实、可信。到底哪种度数的斜坡滚得远,这个谜底由大家来揭开吧!(3)各小组学生分别做30度、45度和60度角的斜坡实验有了刚才的实验指导,这次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及时帮助。3、结论(1)小组汇报:同一坡度,每次测量
7、的数据一样吗?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在小组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圆柱形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3)拓展延伸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度数的斜面,得出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斜坡,有没有比45度斜坡滚得更远的呢,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局限于试验场地和实验次数,我们只能得出斜坡大约是45度时,物体滚动得较远。我们想知
8、道到底多少度才能使物体滚得最远的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30—45,45—60)课后请对其它角度的斜坡进行实验,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活动总结,教师评价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