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32662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浅议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摘要: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大部分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亚里士多徳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优秀教师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构建有效的课堂呢?关键词:思维;培养;要点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学习新知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
2、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耍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授《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针对长方体的特征时就创设了下面的问题情境:一个小矮人坐在树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个很大的长方体的模型,同时出示一句话一一“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学生在观感上接受了这个刺激Z后,对长方体的特征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思维也被激活了。这样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但在实际
3、的教学中也有很多反面的反思。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为了一味追求热闹和形式,将学生喜欢的卡通明星、动漫人物带到了课堂,结果孩子的眼球被吸引到了热闹的情境中,人虽完全进入了情境中,但课堂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没有实现,更不用说学生思维的开启了。这都是在提醒我们,问题情境的设计要达到两个要求,那就是既要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发展,还要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完成。二、丰富问题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思维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数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延伸、发展和运用;任何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和验证;对任何一组数量关
4、系的内在联系的掌握,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而这种需要与6-12岁儿童的思维水平有一定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激发他们思维最好的方法。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我们一方面注意到通过演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直观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以强化感知促进思维;另一方面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折出一张纸的1/2;边折边想,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2,必须怎么办?再组织学生讨
5、论,要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有几种不同的折法呢?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这样,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再抽象概括出这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便迎刃而解了。试想,若是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空谈,他们能体会到二分之一吗?思维能得到发展吗?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都会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来理解新知、形成新的能力,更重要的还会激发他们的思维。如,一年级学生在理解加减法的算理时,学生通过动手捆小棒、拨计数器等感知加和减,将这些感性的刺激转变成思
6、维的发展。三、巧设问题的“疑”,促进学生思维“怀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大家知道1和100的关系吗?(生的脑海里的答案一定是1小于100)等生说完,师设疑:我可以把他们变成相等的关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促进了他们思维的自主发展。四、提示问题的要点,
7、帮助学生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Z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漩教师则应发挥到引导的作用,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思路指导,帮助他们思维。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的问题思路:1•你把圆对折了吗?对折之后有什么发现?2.你能将其他的图形也
8、这样对折吗?这样看上去很简单的两个问题,把学生推到了思维的高潮,既给了空间放手让他们口主思维,也给了他们必要的思维指导。这不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