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61386
大小:5.2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14
《后肾腺瘤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1后肾肿瘤:后肾腺瘤、后肾纤维瘤(后肾基质瘤)、后肾腺纤维瘤肾肿瘤混合间质和上皮性肿瘤:囊性肾瘤、混合型上皮间质瘤、滑膜肉瘤肾母细胞源性肿瘤:肾母细胞瘤、囊性部分分化肾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神经内分泌癌、原始性神经外胚瘤、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其他肿瘤:间质瘤、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胚细胞瘤、转移瘤肾细胞肿瘤乳头状腺瘤、嗜酸细胞瘤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未分类肾细胞癌、集合管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伴发癌、粘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2一、命名和分类自1979年首次报道以来,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100多例
2、。1992年,Brisicotti等发现,用MA命名。2004年新版WHO肿瘤分类中MA扩展代表在组织发生和肿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后肾源性肿瘤。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MA)完全由上皮细胞构成。后肾腺纤维瘤(metanephricadenofibroma,MAF)由混有上皮和基质的双向性肿瘤。后肾纤维瘤或称为后肾基质瘤(metanephricstromaltumor,MST)完全由基质构成。3二、临床表现任何年龄,中年女性多见,男:女=1:2。有报道最小的年龄仅为5个月。早期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约40%的病人偶然发现,少数可以出现腰疼、腰背部不适、肉眼血
3、尿或镜下血尿、扪及肿块和尿路感染。12%的病人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少数报道可同时伴有遗传性假性血友病相关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高钙血症、高血压等。肿瘤切除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4三、组织病理学巨检:多位于皮质,大小不一,直径常约为3-6cm。多灶性发病少见。典型者肿瘤边界清楚,有/无包膜,切面可呈灰,褐,黄色。质地柔软或坚韧。可有囊变、出血、钙化(20%)和纤维瘢痕。光镜检查:小腺泡状结构管状结构微囊结构间质电镜检查: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不成熟,核无极性,细胞浆内细胞器稀少,排列成小管状或花环状的上皮细胞构成。上皮细胞腔面有微绒毛,肿瘤性小管周围有较为丰富的基底膜围绕,并可见细
4、胞顶端的微绒毛及分泌颗粒。5三、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多数病例WT-1CD57Vimentin弥漫阳性表达,CK7灶性阳性或阴性表达,而CD56,CEA,AFP,AMACR表达阴性。WT1主要见于包括发育中的肾单位、间皮等胚胎组织。在肾肿瘤主要见于Wilms瘤,WT1在MA的表达提示MA和Wilms瘤在组织发生上可能有一定的关联。CD57为一种糖蛋白,见于近肾小球的近曲小管。α-甲基-CoA消旋酶(AMACR)在MA多呈阴性表达。在大多数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均有强的表达。故AMACR、WT1可用于PRCC、Wilms瘤和MA的鉴别。MAPRCCWilmsAMACR-+
5、-WT1+-+6三、组织病理学分子遗传学:WHO肿瘤分类中(2004)表明MA无染色体异常。MA并不存在Wilms瘤所特有的遗传学染色体11P13等位基因失衡,说明MA与Wilms瘤在遗传学上是完全不同的肿瘤实体。789四、影像表现多单侧发病,巨大肿块,直径多大于5cm,形态尚规则,大部分边界清楚B超:实质回声较均匀。多普勒显示为乏血管性。CT:软组织肿块,可有(假)包膜,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可见钙化,亦可见星芒状稍低密度区。增强中等强化;动脉期至静脉期星芒低密度区变小,境界更清楚。静脉肾盂造影见肾盂肾盏显影,有分泌功能,集合系统仅受压变形。MRI:在T1WI及T2WI均呈等
6、信号改变,或T1WI呈低信号而T2WI呈稍高信号。DSA:显示肿瘤乏血管。10患者女,47岁,体检发现右肾上极占位CT值:平扫—33HU,动脉期—57HU11CT值:静脉期—67HU,延迟—65HU1213141516五、鉴别诊断1、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全部肾癌的7-15%,其特点是约50%的肿瘤成分含有乳头状结构。有较多的泡沫巨噬细胞和沙粒体,部分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影像学肿瘤密度多不均匀,可囊变、坏死、钙化,血供少,CT增强呈不均匀或较均匀轻中度强化。MRI:由于PRCC乳头内纤维血管轴心为细小血管,血管极少,所以动态增强扫描多为轻微进行性延迟强化。MRI异型性免疫组化P
7、RCCT2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的顺磁性)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AMACR(+)、WT1(-)MAT1等/低信号,T2等/稍高信号无或罕见核分裂AMACR(-)、WT1(+)1718五、鉴别诊断2、Wilms瘤:肿瘤密度不均匀,体积较大,可出血、坏死、囊变以及钙化,增强后轻度到中度不均匀强化,肿瘤侵蚀、压迫肾脏,与残存肾实质形成“边缘征”,呈新月形强化(典型CT表现)。肿块边缘不光滑,或肾脏周围脂肪囊内密度不均匀增高或消失及肾周筋膜增厚,提示肿瘤向外侵犯,部分可伴有远处转移。年龄组织异型性侵袭性分子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