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59115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1
《初二学生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二学生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一、什么叫“初二现象”所谓“初二现象”是指:“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是一道坎儿:一部分适应环境脱颖而出,一部分不适应,处于有诸多麻烦状态。二、“初二现象”有哪些表现1.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2.是非观念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3.喜欢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
2、有自卑的心理。4.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初二的辍学率达到了10%左右。5.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以及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男生有时变得很小气,容易计较;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又过于独立。6.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染头发”“男生留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抽烟”、“早恋”等。三、目前针对“初二现象”学校是怎么做?主要是宏观抓三个关键,微观注重四件事关键之一:培养一支优秀、稳定的教师队伍我们确立评价优秀教师的三个基本标准: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
3、明显。让学生敬其师德高尚,“畏”其管理严格,信其本领高强。抓教育质量重在课堂。学校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一名“有情趣,善互动,重能力培养”的高素质老师。4我们领导表示在工作中绝不委屈老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委屈学生。老师既能勤奋工作,又能够心情舒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关键之二:形成一个品行好、有朝气,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群体严格管理,管学会做人,管遵纪守法,管学习态度端正,管良好习惯养成,管学习方法科学。实行制度化管理,渗透人性化管理,兼具个性化管理。让学生在二中愉快、乐学、健康成长。因材施教,初三开始实行滑动制按层次分教,激发每个学生的
4、学习动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中学生具有以“三种能力,两个健康,一项特长”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习惯,使二中成为学生一生中受益最大的、最难忘怀的人生阶段。关键之三:建立体现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又切合我校实际的科学管理体系确立“教学为中心,德育要创新,生活管理配合协调发展”的管理思路,珍惜中学生的青春时光,理直气壮的将教学放到主旋律的位置。对各项工作要做到“跟进管理,深入管理,创新管理”。讲究管理艺术和方法,追求最佳的管理效果,让学生得到最理想的提高。在动态中发展,在矛盾中提高。善于把处理矛盾的过程变成教育过程,学会在动
5、态中求发展,求提高。使学校具有最良好的育人氛围,成为有理念,有特色有品牌的人才摇篮。一、注重小学与中学的衔接;合理配备师资;在教法上科学过渡,在学法上有效指导。二、注重德育教育,尤其是品行教育,法制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防止男女交往过热和沉溺网络游戏。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开展健康有趣的集体活动。三、注重培养形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在强制中体现纪律,在认同中形成习惯,在内化中提高认识。让优秀学生形成榜样,把困惑学生带进圈子。增强中考意识,增加学习动力。四、注重培优补差,扩大优秀学生层面,扩大高中上线的录取面。初二暂不按成绩层次分班,防止过早两极分化。4四、
6、针对“初二现象”家长应该怎么配合?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1.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2.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 互相沟通,共同设计。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3.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4.做
7、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5.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6.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承认差距,不求同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别在意现在在哪个班,要追求下一次能进什
8、么班。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