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

ID:50394197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_第1页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_第2页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_第3页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教学案例:4.4合并同类项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2.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3.让学生能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正确地合并同类项,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重点:同类项的定义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难点:合并同类项时,轻易弄错字母的指数。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某校的总体规划图(单位:米),由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预备一张真实的效果平面图)学生讨论所得答案情况:A.学校占地面积为:10

2、0a+200a+240b+60bB.学校占地面积为:(100+200)a+(240+60)bC.学校占地面积为:300a+300b……议一议:同一个规划图,我们所得结论的形式却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稍停)想一想:(1)100a与200a,240b与60b中,有什么共同点?下列各式中具有上式特点吗?(1)5ab2和-13ab2;(2)-9x2y3和5x2y3;(3)4m2n和4nm2.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议一议:下列各组式中哪些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1)2xy与-2xy(2)abc与ab(3)4ab与0.

3、25ab2(4)a3与b3(5)-2m2n与nm2(6)a3与a2(7)0.001与10000(8)43与34.小结:1.同类项中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2.同类项中两个无关:(1)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与系数无关3.特例:所有常数项也是同类项想一想:下列各式计算分别等于多少?请说明理由:(1)7a-3a=(2)4x2+2x2=(3)5ab2-13ab2=(4)-9x2y2+5x2y2=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发现各式计算的结果中系数有什么变化?字母呢及字母的指数呢?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小结:(生充分讨论后)(

4、1)合并同类项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2)合并同类项法则:只取系数相加减,字母及指数不变样。(3)合并同类项依据:乘法分配律。辨一辨: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1)3a+2b=5ab(2)5y2-2y2=3(3)7a+a=7a2(4)4x2y-2xy2=2xy典例分析:例1:分别指出下列各题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1)-3x+2y-5x-7y(2)(师写出解题格式)变题1:上例(1)中,若x=y=(a-b)2,则如何合并同类项?-3(a-b)2+2(a-b)2-5(a-b)2-7(a-b)2变题2:上例(2)中,若,如何求代

5、数式的值?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谈谈学习“同类项”有何用处?(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你有长进了吗?试一试:(1)已知:单项式x,2x2,3x3,4x4,5x5,……中,第2004个单项式是什么?请计算前5个单项式的和。(2):单项式x2,-2x2,3x2,-4x2,5x2,-6x2,……中,第2004个单项式是什么?请前2004个单项式的和,并计算当x=-时,你写出的多项式的值。(3)明在求代数式2x2-3x2y+mx2y-3x2的值时,发现所求出的代数式的值与y的值无关,试想一想m等于多少?并求当x=-2,y=2004时

6、,原代数式的值。教后感:新教材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以传统的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格局。比如本书中删去了大量的例题,增加了实践课堂,其中“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已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很多老师仍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还念念不忘老套数:讲,讲,讲!练,练,练……学生对同样的题目稍变个脸,就觉得生疏,而通过一阶段的实践证实: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的答案,他们更能理解题目的精髓。本着这样的理念,本课我在充分的预备下,首先从实际出发,提出怎样求学校占地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学生积极思考,气氛活跃,各想其招,在大家的一片讨论声中,得出了多

7、种表示形式,我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表示形式,接着引导学生从表示形式中发现问题:这些表示形式为什么会有所不同?难道这之间有何关系?让他们产生一种探索其间奥秘的欲望后,又引导学生观察所得各式项的特点,进而得出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法则等顺理成章。紧接着又从辨析题、典型例题以及例题的变化中发现各种题目及题目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学能融会贯通,再加以适当的练习达到巩固目的。本节课上老师的思维一直跟着学生的思维跑,老师编题自然,变题轻松,学生讨论气氛活跃,接收效果很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