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17269
大小:1.53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澳门大学新校区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4期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16 No42014年8月(SocialScienceEdition)Aug 2014·建筑美学·澳门大学新校区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设计黄骏,林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手段,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与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通过对其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的分析,阐释了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
2、园的设计理念。关键词: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4-0133-05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选址于广东省珠海市横尽量采用自然光和低碳排放的无障碍环境。琴岛东部,占地约109余公顷,学生规模为1.0(一)人车分流———充分保证校园中心万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从布区域的步行环境局模式、空间格局、人文精神、绿色校园四个主要规划设计通过车行主环路的设计模式,构建了方面入手,结合澳门地域性的中西文化底蕴、横琴各自有效运行且互不干扰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沿岛的山海格局和生态特色
3、以及岭南城市和建筑文化教学组团和中心景观区外围设置主环路,直曲结合的内涵,创建多层次多中心的立体化、书院式发展形成通畅的机动车交通流线,高效联系各个功能组的生态、人文校园。团,使机动车辆不进入到校园中央步行区域。“动”作为实现规划设计理念的重要一环,此次设计和“车”在外,“静”和“人”在内。为全方位的澳门大学新校区立体步行连廊系统,既将校园各的校园立体化步行连廊体系做了很好的铺垫,充分部分联系成为整体,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保证了校园中央步行区域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和安静校园的重要景致,是整体校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的学习环境(见图1)。一。一、立体化多层次
4、步行校园设计理念系统化、立体化的校园步行体系体现了对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交流和互动精神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对高效环保的校园主题的充分呼应,是校园规划设计中兼具实际功能和人文价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表达了深层次的人性化关怀和人文环境脉络体系的整体构建;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今世界规划和建筑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主题。[1]主校园区内应宁静、车流量低、以自行车及步行为主、图1 校园中轴连廊景观收稿日期:2014-06-19作者简介:黄骏(1979—),男,广东兴宁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林燕(1979—),女,广东阳江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
5、事建筑设计。134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二)立体化步行系统———实现全校区步行廊道到达学校各处。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二、连廊建筑设计作为中等大小尺度的校园空间,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完全可实现以立体化步行为主的人性化校园为实现全校全天候步行体系,并将校园各部分交通系统。根据学校提出的高效率的目标,以及学联系成为有机整体,澳门大学各组团之间的立体化校自身较高的容积率要求,以舒适的步行尺度300步行连廊承担了这一重要角色。在教学组团和生活米为控制组团的大小和相邻组团间的距离,既能有区组团内部组织舒适、通畅的多层次立体步行流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有效
6、地联系各建筑组团及其线,同时结合服务型公建、园林绿化形成收放有致内部空间。因此采取立体化组织步行廊道的方式,的立体步行系统。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能够满足利用步行轴线联系各组团、形成完善而且的要求,它可以方便联系各建筑组团,实现真正的舒适的步行系统的要求(见图2)。[2]人车分流;同时它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进而成为校园的观光走廊或休闲区域等。另一方在各组团内部,二层步行平台既承担起联系相面,由于连廊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互功能空间的作用,又成为立体的绿化活动平台,色,整体校园的形象更加错落有致,并能营造出一无疑为学校争取了更多的活动场
7、地和步行环境,满种更加和谐融洽的建筑氛围。并力图实现人随其足港澳地区对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需求。另一方动,景亦随之而变化的丰富空间体验(见图3)。面,二层步行平台为首层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步行廊道系统,在南方多雨的季节,师生可以通过首层图2 步行组团分析图3 步行连廊系统总平面分析第4期黄骏等:澳门大学新校区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设计135(一)总体平面设计步行连廊系统。在重要的校园环境与空间节点,我为了使连廊与建筑组团更好的衔接,连廊首层们以岭南庭院步移景异及相互借景的手法,让连廊采用4米宽、6米高的尺寸(与建筑地面层高一的布局与环境相容,平面变化生动而有趣(见
8、图4,致)。各组团内部廊道与组团间立体步行连廊融会图5)。贯通,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