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第一课时教案.doc

夏第一课时教案.doc

ID:49991999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夏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夏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夏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课《夏》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描绘的夏季的景色特征,说出夏的特点。2.能够从动词、四字雅词的运用以及句式对称、修辞手法等多角度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3.体会作者对夏天的赞美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够从动词、四字雅词的运用以及句式对称、修辞手法等多角度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夏天的赞美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导入: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极少有夏的影子。而当代作家梁衡却要大声赞美夏天,那么夏天又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可言呢?就让我们走进梁衡先生的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作者简介

2、】梁衡,生于1946年,当代作家,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等。有三篇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文学作品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活动单元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整理生字词。(要求: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2.有感情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夏。3.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

3、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活动单元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文章第一段是一个独句段,结合全文说说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概括了夏天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下文就紧扣“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来写的。2.文中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哪些景物能体现这一特点?2-3段;太阳烘烤、成熟的麦子(金黄的色、香味、形态—麦浪翻滚)、热风浮动3.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一句话?这里的“前”是指春,这里的“

4、后”是指秋。“生命旺季”指有的作物已经收获了,而有的作物正在茁壮成长,甚至正要播种。也因此说这个季节已经有收获,而且还充满着希望。4.文中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急促的?又是怎样写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紧绷”/白天紧张地劳动。/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5.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第5段交代了原因,采用对比手法(春日融融,秋波澹澹,夏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欲扬先抑,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5、。活动单元三:品味语言1.源于对劳动的热爱,对农民的赞美,作者对夏天景色的描写也就充满了激情。你觉得哪个句子写的最好?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它好在哪里。提示: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炼字、情感角度试着这样说:我喜欢文中……,因为它……/我觉得文中的…一词用得好,好在……示例: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一句,因为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我喜欢“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因为这里把“林带”喻作“绿烟、长墙”,更加直观的表现了林带

6、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茂盛。/“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一个“举”字,让我们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中,抓住了瓜秧的特点,无惧前行的生命力。活动单元四:拓展延伸1.本文作者把夏天的颜色说成是金黄色,因为有麦浪滚滚,你认为夏天还可以用什么颜色来代表

7、?为什么?在领略了夏天的风采,倾听了作者的赞美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谈一谈。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