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

ID:48344659

大小:181.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树之歌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 树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10个生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会认、会写生字。重点指导“杨、壮、杉、化”的书写。 教学难点: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树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激趣:小朋友们喜欢树吗?大家一定认识很多种树吧!来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些都是什么树。(课件出示树的图片,有由小朋友说树名。)

2、 2、(生活中还有许多树,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树名的儿歌,《树之歌》。)揭示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借文识字。(好,我们一起到儿歌里去认识树名吧!)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用“—”划出树的名字。(划完后举手示意老师。)       2、学生自读,是巡视指导。 3、指名说说自己划出的树名。(课件出示课文,由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完后在课文中显示树名) 4、(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关于树名的生字朋友,请小朋友们把这些书树名齐读一遍。)课件出示树名的词语,学习形声字。         (1)学生齐读词语,读完后去掉熟字。 (2)观

3、察字形,找字的特点。         (3)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4)总结形声字的特点,(都叫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再说说每个字的构成。 5、(除了这些和树名有关的生字宝宝,这首儿歌里还有一些要求大家会认的生字。老师按读音给它们分了类,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认识的字最多。)分类出示其他生字,学习其他生字,学习其他生字。 6、(我们把这些生字排排队。来,看看同学们全都认识了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开火车拼读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说说那个字最难记,指名说记字的方法。(老师的记字方法与大家的不一样)讲解“疆”,讲解后让学生在书桌上书空“疆”。 7、利用儿歌复习

4、生字。(老师带来一首小儿歌,把本课的生字都放在里面了,一起来读一读,记得生字最多的小朋友,声音肯定最大,看看谁的声音最大。) 三、指导书写(这么多生字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真是太厉害了!那小朋友们会不会写呢?我们看看谁写得最厉害。) (1)课件出示“木”字旁的七个会写生字会。 (2)学生观察字的书写特点。(这些“木”字旁的生字在书写时都有一个共同点,看看谁最先发现。)         (3)指名说说。 (4)讲解字的书写特点。(左窄右宽)示范书写。 (5)再出示“左窄右宽”的另外两个字“壮、化”,(这两个字,哪个最容易写错)示范“壮”的书写。 (6)指导“左右等宽”的“杉”的书写。 (7)学生

5、在课本上描红,教师巡回指导。点评,讲解。 四、再读课文、认识树的特点。(小朋友们的字写得真好!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树有什么特点呢?到课文中找一找吧!)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向老师一样用“﹏”划出每种树的特点,划完后举手示意老师。2、指名说一说 3、体会语言,理解树的特点。 看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树的特点。(边说边板书)(补充“活化石”的资料。)过程中穿插讲解课文用的修辞手法,拓展写带修辞手法的句子。4、指导朗读。(这是一首儿歌,儿歌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我们来一起打节拍读一次。)学生用多种方式读文。(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奏读)         5、(通过之前的学习,

6、小朋友们把课文记住了吗,一起来填一填,背一背。)用填空的方式指导背诵。关起书来背诵。 6、合起书来背一背。  五、拓展延伸。 有关树的谚语。(有时间可适当讲一下句子意思。)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认识了许多树名,更认识了这些树的特点,树不但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给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让我们记住它们,一起保护它们吧! 七、布置作业。 1、把课本上的生字写完。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3、抄写课后练习2的词语,每个词抄三遍  板书设计 2 树之歌 树名(张贴图片)     特点(张贴打印的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