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85277
大小:833.3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58期管理观察2014年11月第31期ManagementObserver上旬出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分析俞春生,曾幸中,熊华伟,李小玉(赣州市土地价格中心,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转变耕地用途和侵害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土地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措施
2、,健全土地流转创新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有效改革和真正创新,才能实现“三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模式创新我国农村土地分配和流转经历了不同的模式,农村农民与集体的承包责任关系,农民还需履行土地相关的责任土地从私有制转变到集体化所有制再转变到集体化所有、和义务。农户可通过租赁集中的土地经营权经过公司化可进家庭承包经营的模式。农村土地的流转是土地资源的再行金融融资,扩大生产活动,提升生产力,实现农村土地的配置,流转模式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农业耕地的规模化流转规范化、公司化管理,这也
3、是未来土地流转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化,以及农产品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使农村土地1.3土地股份制合作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该流转模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产权制度不仅是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持续推进调整,也就是在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依农村改革、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据相关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客观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采取土地入股的合作机制对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进行[1]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
4、取得了巨大流转,农民土地承包权转变成股权,把农民的土地的实成就,但也带来了土地配置矛盾及利益问题。如何完善际使用权流转为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权,按照规定将相关和落实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公平、科学、合理的收入扣除,剩余的生产收入按照土地的股份进行再分配,土地流转是当前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此模式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1.4承包土地换社保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创新模式该模式就是将农民放弃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享受国家规定标准的社保,建立城乡统一化的公共服务体制,也是当前1.1土地互换民生建设的
5、具体表现。具体方式是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的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承包个体间为了提高农业权,可享受城乡统一标准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生产效率和方便农作物种植生产,把分配到自己手里的1.5宅基地换住房 承包责任土地相互交换,同时交换各自土地的经营权,该模式即农民用自己的宅基地,按照相关规定的标[2]进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充准置换小城镇内的一套住宅。农民迁入农村新住宅后,分利用政府扶持平台和相关农业政策,对农田进行科学在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合理的改造,以节约资金和
6、土地资源,减少田垄数量,受同等权利,并继续享有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以外的其他权益。1.2土地租赁该流转模式是农民把承包的土地部分或者全部按照一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定的期限和规定租赁给需要的个体、生产企业等承租人,进行集中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主要的租赁方式有:公司2.1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租赁、大户租赁及反租倒包等形式。但是租赁的土地还是现行法律对土地流转的规范缺失或不合理,《物权法》、作者简介:俞春生(1968-),男,民族:汉,籍贯:江西兴国,学历:硕士,职称:
7、高级工程师.·23·11上黑白.indd232014-11-616:42:35政府与公共管理《土地管理法》、《担保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不再有后顾之忧,农民才会将手中的土地放心流转出来。律都没有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地方政府应该为提供流转土地的农民提供保障和支撑,转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依法保护农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不能让土地流转被投机部分法律的实施性法规尚未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和农分子利用,不能让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能让土村土地征占用审批、补偿过程中存在大量
8、违法违规的问题。地流转的成果被少数强权、强势者侵占。2.2部分模式改变农村土地用途3.4建立农村社保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一直都存在人多地少的矛为了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应尽快建立适合流转土盾。但部分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改变了农村土地的实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或将其纳入[5]际用途,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明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