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3,6-二溴-2,7-二羟基萘氧杂类杯芳烃的合成及表征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基于3,6-二溴-2,7-二羟基萘氧杂类杯芳烃的合成及表征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一直是超分子化学中永恒且富有挑战性的题,可以说新型(合成)受体分子体系的发展始终是超分子化学创新研究的主题与重要源泉。对新型主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理解分子识别的本质,同时对其它学科,例如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动作用。继冠醚、环糊精之后,杯芳烃作为第三代主体化合物化学在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杯芳烃化学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超分
2、子化学分支。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杯芳烃化学1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改善杯芳烃的空穴特性从而提升杯芳烃的超分子性能。杂原子桥连杯芳烃2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当今杯芳烃化学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氧杂杯芳烃3作为一类重要的杂杯芳烃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早在1966年Lehmann3a利用间苯二酚和活化的芳烃之间的芳环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氧杂杯芳烃(图2-1)。随后,几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利用同样的策略合成制备了一系列类似的氧杂杯芳烃4,5。但这一系列的绝大多数产物由于溶解性
3、的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纯化以及应用。直到2005年,Katz等5a-c的一步法高产率合成一系列官能化氧杂杯芳烃的突破性工作使得这一平静了近30年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虽然此领域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停留在合成的研究阶段,对于在构象、固相组装、功能化衍生及超分子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到报道。改善杯芳烃的空腔尺寸是杯芳烃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内容,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增加杯芳烃的构筑单元来调控空腔大小,如杯[4],[6],[8]芳烃等;另一种途径就是换作大尺寸的构筑单元。然而运用大尺
4、寸的构筑单元来构筑大空腔氧杂杯芳烃的研究却很少4c,5d,e。图2-1氧杂杯芳烃的合成近年来有机管状组装体6,7由于在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为此人们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状组装体体系。尽管基于杯芳烃的管状组装体8可能对某类客体分子具有独特的识别与传输作用,然而关于此的研究却十分零散。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合成路线如: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1年1月:完成资料检索及任务书,做好准备工作。2011年1月:完成文献综述,外
5、文翻译及开题报告。2011年3月:进行实验,合成产物并表征。2011年4月:论文初稿撰写,修改以及定稿。2011年5月:实验数据整理,撰写毕业论文及提交毕业论文相关材料。五.参考文献[1] kazunor;etal.Anl.Chem.,1993;65:1074-1083.[2] keisukeYamaga,etal.Talanta,1997;44:1123-1130.[3] Vicens,J.AcademicPress,Dordrecht,1991;41:1189-1192.[4] 王键吉,刘文斌,卓克垒.化
6、学通报,1996;2:11-16.[5] VolkerBohmer.Angew.Chem.Int.Ed.En2gl.1995;34:713.[6] Gutsche,C.D.,MIqbal,DStewart.J.org.chem.,1986;51:742-745[7] GutscheC.D.,BalramDhawan,etal.J.Am.Chem.Soc.,1981:3782-3792.[8] Gutsche.C.D,DhawanB.,LeonisM,etal.Calixarene,Makromol.Chem.
7、1987;188:921.[9] D.Stewart,C.D.Gutsche.Org.Prep.Proc,int,1993,25:137.[10] K.Iwamoto,k.Araki,S.Shinkai,Bull.Chem.Soc.Jpn,1994,61:1499.[11] A.V.Beayer.Ber,1972;5(25):1094-1096.[12] VanLoon,J.D.etal.,Red.Trav.China.Pays-Bas.,1992,111,353.[13]Murakami,H.,Shinka
8、i.S.,TetrahedtcnLett,1993,34,4237[14]Izatt,S,R.,etal.,J.Am.Chem.Soc.,1985,107,63.[15]Shinkai,S.etal.,J.Am.Chem.Soc.,1987,109,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