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73885
大小:1.46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06
《十七、八古书的注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书的注解张虹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寤言不寐,愿言则疐。(《诗经·邶风·终风》)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卫人来媵。(《左传·成公八年》)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公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2.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3.旧注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缜传》)对文的原则据文证义的方法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3、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二、古注的发展概况1.注释的萌芽——先秦(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4、,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2.注释的兴盛——两汉(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2)两汉注释的特点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毛亨《毛诗故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注》马融《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郑玄《毛诗笺》、《周礼注》、
5、《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羊解诂》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王逸《楚辞章句》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韦昭《春秋外传国语注》孔颖达《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陆德明《经典释文》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裴骃《史记集解》颜师
6、古《汉书集注》李善《文选注》史记三家注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1)本期注释的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5.注释的复兴——清复兴的原因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1)本期注释的特点清代学者几乎对每一种重要的典籍都做了新的注解,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除了为
7、古书做注解和考证工作之外,清代学者还作了许多古籍校勘的工作。(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解》三、古注的分类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
8、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