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00992
大小:62.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0
《《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 模拟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五)一、选择题1.许多人相信狗能“通灵”,能看到人看不到的东西。有学者认为,这反映着一些人对于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观点并不坚定。如果是一个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他会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探讨原因,但对于那些相信鬼魂存在的人,则会不假思索地认为狗能“通灵”。这说明①离开哲学的指导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世界②世界观决定人们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③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对世界的根本看法④培育科学精神是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前提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2.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
2、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①科学家的研究都有自觉的世界观指导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②→①→③→④ B.②→
3、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4.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
4、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这说明①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③主观认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高考备考过程中,不少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参加十八岁成人礼、百日誓师、学业生涯规划,“战袍加身”、“乘风破浪”等考前心理拓展活动也层出不穷,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信念的传递,相互激励,增强高考成功的决心。开展这些活动是基于①意识决定着事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高昂的精神可以激励考生奋进向上③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
5、自觉选择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在互联网十分流行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人认为,“谣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认识是A.人类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真理与谣言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8.剪纸艺术作品《马上封侯》由猴子、骏马组图。“猴”与“侯”同音双关,侯为中国古代分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猴子骑于马上,“马上”为立刻之意。有人认为,此图寓意功名指日可待,马上封侯,意思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纹
6、饰主要以马、蜂和猴组成,运用“蜂”与“封”、“猴”与“侯”同音和隐喻等手法,以示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但也有人认为,此作品反映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糟粕,应该抛弃。这说明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吃一碗方便面需排毒32天”“在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这些都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被网友相信但最后却被证实是谬误的“科学”
7、流言。从哲学角度看科学流言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①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④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word可编辑...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
8、性不断增强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